已经是第二次看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一次看是在笑来老师的专栏上知道的,于是就从知笔墨上看了这本书的电子档。第一次看的时候就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特别是书中提到的:“人是没办法管理时间的,时间也不听从任何人的管理,它只会自顾自一如既往地流逝。‘管理时间’只不过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时间不可能被管理,我们只能管理自己。这无疑刷新了我对时间的认识。这次重新看这本书,一方面是“7.7践行日”的读书分享活动,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一次复盘。
笑来老师引述自己在从事的职业中所遇到的事例,告诉我们:如何打开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如何理解时间管理的意义,在时间管理上取得突破,进而用心智开启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笑来老师自己在专栏中也提到,当初写这本书初衷其实是要告诉学生:如何“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时间就像一张网,网撒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
笑来老师也在专栏中提了一个问题“什么是每个人拥有的、最重要的、却常被忽视的宝贵财富?”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大脑第一反应就是:时间。但是笑来老师后面给出的答案让人豁然开朗——注意力。
钱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再赚;时间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本质上不属于你,你只能试着与它做朋友。你的注意力才是你拥有的,最重要的、最宝贵的资源。
畅销书作者凯文·凯利也在《必然》中提到:“在信息丰富的世界里,唯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的注意力”。
在前往目标的道路上,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并不断践行:
1.把注意力放在积累效应的技能上,换取成长;
2.把注意力放在真爱上,换取幸福;
3.把注意力放在对社会有贡献的事上,换取个人价值的实现。
时间的长度不可改变;时间的密度是可以改变的。分辨出哪些是我们可以改变的,哪些是我们不能改变的,把宝贵的注意力放在后者,我们能改变的超乎想象。
当初决定加入007也是受到笑来老师的启发和鼓励。当我们把时间花在写作上,把宝贵的注意力倾注在一篇文章上的时候,相当于在这篇文章上倾注了自己生命的一段——不管最终写的好与不好,都已经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虽然加入007的时间仅仅是一个月而已,当其中的改变是自己能感受的到的。正如笑来老师说:用输出倒逼输入。你想写出东西,其中一方面你要大量的阅读。想想我之前看书,大多都是看一遍就过了,很随性,并不会主动的思考。但是你要把你所看的内容写下来的时候,你就必须要投入注意力,去消化,去思考。只要真写,就只能真思考。
写作不光可以让你把同一段时间卖出很多次,更重要的是,写作可以让你看到自己进步的过程,让成长本身有迹可循。
如果当初你在思考的时候,用文字把它们都记录下来,那么现在回顾的时候,不光能知道当时自己的想法,更能看到自己在这段时间内是否有更深入的思考。当我们在若干年后的某个时刻,重新再来看我们曾经写的这些文字的时候,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清楚的提出了和时间做朋友的方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学习。前几天在得到上听了一段音频,讲的是百度总裁张亚勤近日在南方科技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的演讲。张亚勤说:这个真实的世界,“充满了机会,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令人困惑的时代!”
张亚勤给出了三个面对真实世界的建议:其中一个讲的就是“做永恒的学习者,应对变化”。
《必然》一书中开篇就说“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数据和信息都在爆炸性地增长,每年产生的新数据是有史以来产生的数据的总和。5年前学的静态的知识80%没用,重要的是动态的学习能力。我们之前学到的不重要,怎样学更重要。人工智能时代,机器都在学习,人类更应该学习!
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的第一章举了自己的例子——盲打是否值得学?
仔细想一想,自己曾经也是一个“拒绝学习”的人。在大学的时候看到室友在练习五笔,那时的我便嘲笑他:“又不去做打字员,干嘛费这么大的力气学五笔,现在搜狗的拼音输入法也很好用啊,何必呢!”
笑来老师却在这种“拒绝学习”普遍的现象身上发现这是个“死结”。为什么呢?第一,拒绝学习就不可能有机会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第二,由于不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是什么,也就不可能知道那收获有多好、多大;第三,既然对学习的好处无从了解,自然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时间的回报
当有机会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人们常常会问:“学这东西有什么用呢?”其实,在尚未学习之前,对提问者来说,答案只能是“不知道”——尽管很多书籍中都已经花费大量的篇幅去论述“为什么要学习(某项技能)”。而“不知道那东西(对自己)有什么用”,恰恰是一部分人(更多一些)决定不学的原因,同时,它也是另一部分人(更少一些)决定去学的原因。
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还会碰到一个问题就是“缺乏耐心”。
就拿自己学英语的过程做例子。看了笑来老师的另一本书《人人都能用英语》。(《人人都能用英语》可以看做是《把时间当作朋友》用在学英语上面的实践版。)今年过完年后,自己就定了一个学习英语的目标。就是每周学习《新概念英语3》中的两篇课文,从查词典开始,背单词,学句型,背课文,做习题到学写作。现在坚持学了有4个多月的时间了,但是离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还有很远。虽然知道自己不可能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但看到别人在朋友圈晒自己在看英语原版书时,看到公司的业务在跟外国客户流利的在用英语交流时,自己内心不免感到焦虑:“什么时候我也能做到?”
推荐一篇文章,是覃杰在简书上发布的。文章讲的是一个耐心的孩子和一个同样耐心的父亲的故事。我的留言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个故事用一张张画记录了孩子的成长,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长期坚持做一件事,可以超越天赋,走向卓越。(文章链接:长时间坚持一件事是怎么样的体验?(知乎1000000+好文))
愿意和时间做朋友的人,愿意耐下性子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时间在回馈他们的时候,从来都不会吝惜,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到丰厚的回报。
今天所有的轻松安逸,都可能是未来的成本。
不要让自己的短期期望过高。即便自己做不好,也不要随便说出“我可能不是这块料”而应该这样安慰自己:“我只是暂时做不好”。也许有人会说:“我做的这个事,我根本没兴趣。”事情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的好了才能有兴趣。
就拿五笔来说,我现在虽然没有学会五笔,但是基本上也可以盲打了。不会盲打之前,总认为打字太慢,还老是打错字,还不如自己写的快。但是真正用盲打之后,才发现这项技能简直太好用了。现在每篇文章,基本上都是边想边在键盘上敲出来的。还有就是读书笔记,不仅记句子,也可以大段的将大段的事例和故事摘抄下来,效率大大提高。现在竟然对打字很有兴趣,渐渐喜欢上这种感觉。
看过《把时间当作朋友》,在结合自己学英语和学五笔的例子。最大的感受就是:今天所有的轻松安逸,都可能是未来的成本。
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我再去换能换的东西。要不断想办法用心智的力量去识别哪些死循环和恶性循环,然后再好像不可能的情况下跳出去,出者存,困者亡。
按照这样的理解,所有的成功,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时间就像一张网,先花上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选择撒网的方向。确定好之后,在这个方向上投入更多的时间,比更多再多一点的时间。当时间陪伴你足够久的时候,它自会给你的耐心相应的回报。不知其所以然的人会说,那是“运气”,或者是走了“狗屎运”的人才会有的“天赐灵感”,而我们知道的是,如果那回报真的来了,它只有一个名字,叫做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