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

      我们学校的教研活动低中高学段分组,每组每周同听一节课,然后评课总结得失。我喜欢听课,也喜欢听别人评课——听评课时总能学到一些东西:每个人的风格不同、思路不同、经历不同、设计也就不同,所以总能学到一些东西。

        周四听了赖老师的《我的好朋友》,感觉用自己班的同学为例来学习外貌描写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就吸收了过来,先让孩子们写一写自己的模样,再让同学们根据描写猜一猜是谁。

        “我是个帅气的男孩,标准的椭圆脸也叫鹅蛋脸,肤色白净健康,一笑就有两个小酒窝,声音响亮有力……”我还没读完,同学们就喊——苏嘉诚。

        “有没有可能是其他人呢?”我引导着。

          “不可能。”

          “为什么?”

        “鹅蛋脸啊、白白净净啊、酒窝啊、关键还声音响亮有力啊……就苏嘉诚符合这些调件啊。”孩子们很快给出了确凿的证据。

        “我个子比较矮,瘦瘦的,但是很有力气。”读到这里我故意停了一下。

        “是邢安乐?还是常奥森?也可能是任向凯,还可能是……”同学们议论了一下,又把目光投向了我,“还有别的特点吗?”

        “我的肤色不太白,是健康的小麦色。双眼皮儿,眼睛又黑又大,像水汪汪的葡萄,下巴有点儿尖,一笑就有两个大酒窝……”我一边读一边观察孩子们的反应。

        孩子们眼睛一会儿瞅瞅这个一会儿瞅瞅那个,有的说:“是任向凯。”话音没落就遇到反驳:“皮肤是小麦色,不白;任向凯白,不是他。”还有的说是吴浩硕,又因为眼睛对不上被否定了,最后锁定到常奥森身上——是他,准没错。

        我笑着回应:“对了”。有的同学兴奋地大叫“猜对了,猜对了——”欢笑声一片。

      “再来,再来!”他们意犹未尽。

      “我是御女型脸蛋儿,身材修长,皮肤白皙,腰总是挺得直直的,利落的马尾辫儿,一朵儿漂亮的头花,两个小卡通卡子卡住碎发,刘海一边多一边少……”我等孩子们安静下来继续读。

        孩子们一个一个猜着,我一个一个读着,偶尔问一个为什么。

        我表扬了他们,把自己的特点写得那么好,让别人一猜就能猜到。我问他们敢不敢挑战难度大一点儿的,他们问挑战什么。我趁势说出本次的写作要求:写一写自己的好朋友,写出他外貌中最有特点的地方,让人通过你的描写就能猜到是谁;然后介绍一下你们为什么是好朋友。

        看着他们一会儿思考一会儿书写的样子,我想:他们已经体会到了一些写作技巧——从眼睛、鼻子、嘴巴、脸型、肤色、发型、体型、穿戴等方面挑选出最有特点的地方,用个形容词形容一下,形容完之后可能还会打个比喻。

        期待着他们的作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