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很喜欢坐公交车,虽然每次都被汽油味熏得头疼。
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有人说是文明,有人说是一流大学,有人说是文化,还有人说是建筑。如果有一样东西可以囊括以上所有元素,我想,那便是公交车吧。光是看看这些车站的名字就能觉出来了——“人民大学”站、“北京交通大学”站、“北京语言大学”站,这是以一流大学名字命名的;“安河桥北”站,“大观园”站,这类车站大抵是得名于附近浓重的文化气息;“健翔桥东”站、“西三旗”站,这些便简单地得名于它的地理位置或者建筑……
周末闲下来,总喜欢坐着公交乱转——看到哪一路顺眼就上哪辆车,哪一站顺眼就从哪一站下。时间久了,竟然总结了不少坐公交的经验。
614路是我最经常做的一班车。614路有三个门,来往于单村和巴沟村。之前因为兼职,我总是从四拨子上车,坐23站,一小时左右,而我上班有两个时间段,一个是在上午九点,一个是下午四点。我很开心,因为这样一来我就可以体会不同时间的614了。这班车来的很不准,有时候得等二十分钟甚至半小时,有时候刚到车站等一两分钟就到了,大抵也因为巧合。总之每次等614,都感觉在跟一个情绪不定的姑娘约会,总是盼着这位姑娘心情好了,能早点来见我。
上午的614人很少,车上年轻人居多。由于四拨子离发车地不是很远,所以几乎每次我上车都有很多空座,这时候我就选一个靠窗的位置,戴着耳机——公交车上啊,每首歌都有了属于你的故事,看着窗户外面一闪而过的景物,独自胡思乱想。
614路上会经过北京体育大学、人民大学这些名校,每次看着从这些站上车或下车的人,心里总有种莫名的佩服——这个年轻人会不会是这所大学的学生呢?那个白头发的老人是不是这所学校的教授呢?羡慕过后,心里便暗自打算:之后坐地铁四号线,要在“北京大学东门”下车,坐333内环,要在“清华东路西口”下……之后再仔细一想,便立马被自己的这点虚荣心逗乐了。
614的司机总是不靠谱,除了时间上不准,开车技术上还让人特生气。有一次,我中途上车,人特别多,我便挤在车厢中间站着。有个大妈想必是快到站了,刚站起来刷卡,司机一个急刹车,大妈“咣——”地就囫囵着倒在了地上,着实吓了我一跳。
还经常看到两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有时候是提着刚买的菜,有时候是带着自己儿女的孩子,正当我感叹什么“真正的爱情就是平平凡凡,无论生活多久都愿意一直陪你一起买菜”“爱情就是无论过了多少年,无论头发黑白都会永远保护你”时,大妈自己下车了,我这才明白,那位安慰他的大爷原来不是她的老伴——我又被自己刚刚的想法逗乐了。
我感兴趣的还有333内环这一路,它连接了四环跟五环、清河和中关村。随着从清河小营桥南向“城里”的靠近,周边的建筑渐渐耸立了起来,路上的车也多了起来,人们的装束打扮似乎都有了变化——一辆车上仿佛经历了两个世界。我是欣赏这种变化的,欣赏从小地方到大地方的变化——就像生态鱼缸和茫茫大海里的珊瑚礁,无论是安置箱底还是生长在几千米的深海,无论是仅有斑斓的鱼安静陪衬还是见证海底食物链的残忍,他们都拥有着同样惊心动魄的死亡和传承。
还有一路很有意思,529路,它是我国庆节回家去新发地长途汽车站的路上乘坐的。这班车一共18站,前几站和后几站人都不多,唯独从“地铁草桥站”到“新发地桥北站”这段,小小的车厢里塞满了人和行李箱。原因很好理解,两个交通要塞嘛!那天早上去挤这班车,整辆车被挤得水泄不通,我最后被挤到了前门的刷卡机那里,临下车,周围人的卡全是我帮忙刷的,也因此收获了不少陌生人的感谢。挤是最令人难受的,而对于在北京的我们,也早已是见怪不怪的事情,可这辆车不同,虽然被挤到怀疑人生,可每个人心情都是愉悦的,因为他们怀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回家——归家的心从不同地方找到了这样一群人,即使他们身处不同的生活,但这颗心一眼看出了他们相同的地方,并将他们赶到一起。
人多的公交车上,我就很少戴耳机了,我喜欢看车上形形色色的人。有的是一个妈妈带着两个孩子,这时,我总会被小孩稚嫩的话语吸引;有的是两个互相搀扶的老人,他们胸前挂着社保卡,手里提着刚刚买回来的菜,到了站,两人总是互相搀扶着下去,这时候车也必然会多等一会;有的是来务工的外地人,这些可能是年纪轻轻不到三十的小伙,也可能是正值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们总会聚在一起,在车上撇着听不懂的口音;有的也是打扮的光鲜亮丽的女生,化着浓妆、喷了香水,从边上过去,气味总是久久散不了;也有的是衬衫西裤的上班族,低着头看着手机,可能在处理着上级刚刚派发的任务;也有些老外,绑着脏辫的黑人、黄头发蓝眼睛的白人,这些往往会吸引的其他人多看他们两眼;也有学生,穿着校服,戴着小黄帽,背着大大的书包,应该是刚放学回来吧……
车上人不多的时候那就得好好享受从繁忙的课业里抽出来的难得的美好时光了。一个人戴着耳机,看着窗外一闪而过的场景——这两辆车刚刚好像追尾了,两个司机正在争吵;路边的那对小情侣好像在吵架呢;刚从身边过去的这辆玛莎拉蒂逼格挺高的,好像还是个女司机;偶尔还能碰见公路另一侧往相对方向开的这一路车,那就跟见了亲兄弟似的;刚刚路过了海淀大剧院,外面正在放着关于文明观影的宣传片……
张崇达在《皮囊》里写道:“作为游客,惬意的是,任何东西都快速的滑过,因为这一切都是轻巧美好的,但这种快意是罪恶的。快速的一切都可以成为风景,无论对当事者多么惊心动魄。”
网上也经常会出现各种关于公交车的段子,比如“乘务员总是叫乘客往后面走,说后面没人,他真的看不到后面的人么……”还有比如“一男一女在两辆公交车上对上眼了,结果隔着两层车玻璃扫二维码竟然扫成功了,真是缘分来了挡都挡不住!”我很喜欢这类段子,因为在我看来,公交车就是一个会发生故事的地方,车上玩手机、看书都会头晕,最好的事便是欣赏窗外的景物,若是能有“哦!这个建筑原来在这里”的感觉那肯定是极好的;或者体会车上的人生百态,体会车上的人情冷暖,为自己浮躁、快节奏的生活增加点烟火气,那也肯定不错……
我喜欢坐公交,虽说每次下车都会被汽油味熏得头晕脑胀,但每次下车都……怎么说呢?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