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理论》
首先明确几个概念定义。
实际收入,指的是你花出去的钱。
货币收入,是你收入的账面数字。
货币收入可以大于实际收入,也可以小于实际收入。
货币收入大于实际收入,就等于你的储蓄。
货币收入小于实际收入,等于亏空。
利率就是某一日期的货币所支付的贴现百分比。
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未来的钱和今天的钱比例只差就是利率。
理论上,任何资产都有一个未来收回投资回报的年限。
比如房子。
房子可以产生房租,用多少年的房租可以收回投资的合理价格来计算房价是否合理是一个价值计算的方法。
房子的钢筋水泥建造成本无关价值。
因为商品,资产没人要,就没有价值。
成本可以估算,合理的计算方法是未来不拥有它的成本。
而不是建造成本。
过去的成本都是沉没成本,沉默成本不是成本。
人性都是不耐的。
所谓不耐,就是希望即时满足,而不是延迟满足。
人越是不耐,资本利息就越高。
如果今天把全世界所有人的资产清零,然后每人发一万元,有人会马上选择享乐,有人会忍耐下来享乐的欲望,把手中的钱购买资产或者投资。
收入越低,不耐就更严重。
越是不耐,越是花钱,以后资本越少,付出的资本利息越高。
对他人资本的需求约大。
从这一点上看,利息是对人类不耐天性忍受的奖励。
低收入者对收入不耐更敏感。
不是因为低收入者品德问题,而是低收入者对收入变化更敏感,多一点钱就可以改善生活,有更大效用来提升幸福。
所以他们愿意多花钱。
高收入者,赚到更多钱,对幸福的效用也有,但没那么高。
只要不变成低收入者,花钱对幸福的效用就没低收入那么高。
投资,就是在风险同等的前提下,购买未来贴现率更高的资产。
想积蓄,就让自己忍受不耐,不那么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