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孩子左手写字,让我犯难了,所以最近开始研究硬笔书法了。
我要解决的问题有三个:
1、孩子左手写字手腕回勾的问题;
2、孩子不愿意改成右手写字的问题;
3、写字写不出轻重的问题;
以前教孩子握笔时,总会提到一首儿歌:“爸爸妈妈种大树,三个宝宝树下住”(右手五根手指,大拇指叫:爸爸指;食指叫:妈妈指;大树就是铅笔),意思是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铅笔,后三根指头托起铅笔,起一个支持的作用。
儿歌只是方便孩子记忆,但背后的逻辑其实我并不懂,今天在B站上看到一个名为“亦斯逻辑书法”的UP主做的一期叫“控笔动作底层原理!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写字?”的视频,发现茅塞顿开。
原来写字只是用到两个力,一个是腕力,一个是指力(这里的指力是指大拇指、食指、中指的合力)。
通过腕力手可以画出撇画,通过指力可以画出捺画,而指力和腕力的配合即可画出横画和竖画。所有的汉字都逃不出这四个笔画组成的8个方位,所以只需要正确地摆放手腕和手指且控制好发力即可。
若这个理论成立,关于手腕回勾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手腕找到突破口。手腕回勾是因为小臂与桌沿的角度不对,试着让整个小臂与桌沿成75度左右的夹角且整个小臂到手腕成一条直线,这样回勾的问题基本上就得以解决了。
关于不愿意改成右手写字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错了,因为不需要改啊,左右手都可以写字不是更好么。孩子目前使惯了左手,右手没有训练过,所以她不愿意用右手写字,很正常。我只需要将门槛降低,降低到她完全没有负担就能完成的地步,她或许就会乐意去尝试。从哪里开始呢?可以先让孩子练习手腕摆动和手指收送即可。等手腕和手指灵活了,右手写字只是时间的问题。
另外关于写字写不出轻重的原因,原来是入笔姿势的问题,要虚空入笔,我之前都是点画入笔,而且没有顿笔的习惯,导致字很平,没有轻重之分,所以写不出抑扬顿挫的质感。
今天学习了一下,发现写字如做人,看似都在写,其实有天壤之别。
任何事情,想要做到精深,都要有螺蛳壳里做道场的魄力,不怕花时间,不怕花功夫,才能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