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以下两个部分:
河童的由来
与河童有关的书
始めましょう~
关于河童的起源,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一.河童是中国渡来的。
中国的水虎长这样:
(沔)水中有物,如三四岁小儿,鳞甲如鲤,射之不可入。七八月中,好在碛上自曝。膝头似虎,掌爪常没水中,出膝头。小儿不知,欲取弄戏,便杀人。
——《水经注·沔水》
日本的河童长这样:
它的形体像青黑色的猴子,手脚似鸭掌,头顶凹陷处像顶着一个碟子,无论是水中或是陆地上,只要碟子里面的水不干涸,则力大无穷能与人或马角力。
——柳田国男《妖怪谈义》
位于九州熊本县的八代,与茨城县牛久沼以及岩手县远野并称河童的三大圣地。这种说法广为流传,甚至在八代市的球磨川河口建有“河童渡来之碑”。据碑文所示:1500-1600年前,河童从黄河上游大举而来,入住球磨川。
据说河童一族在族长的带领下,跨越山川海洋,辗转来到日本,在球磨川一代定居,之后又繁衍了九千多只,所以就又把当年带他们来日本的族长叫做“九千坊”。
因为河童有着将马拉到河边的的怪力,又常常捉弄村庄里的人,村人敢怒而不敢言,经常受到欺负,因此很快就惹怒了城主加藤清正。加藤清正就利用猿把河童一族好好的教训了一顿,从此河童就乖乖的住在熊本县筑后川,不敢再做过火的恶作剧了。
再后来,河童一族成为天水宫的使者,成为了除去水难之神,名字也正式成为了“河童”。
这里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河童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河伯”。因为河伯善于治水,而河童后来也成为了除水难之神。日本辞典《广辞苑》中也有记载认为河童又称河伯。但更为令人信服的说法则是因为“河童”的日语发音——Kappa。有人认为Kappa就是“河伯”的音变,因为“河”的读音为Ka,“伯”的读音既可读“haku”也可以读作“ha”,如果在“河”与“伯”之间再加上一个连体格助词“no”,就是“kanoha”,而古日语又常常将“no”替代为“tu”,则发生促音变,成为“kappa”。另外有些学者干脆认为“kappa”就是中文“hebo”的日语音译。
二.人偶起源说×2
1.
江户时代有一位巧匠左甚五郎。原名甚五郎,据说他的雕刻技巧无人能敌,从小就是个雕刻天才,后来被人砍去右手,又学会了用左手雕刻,所以被世人成为“左甚五郎”。
有一次他要建造一座城,就写了些带有人名的小纸条,放进自己制作的稻草人中,稻草人就活了过来,帮助他一起建城。后来城建好了,但稻草人无处存放,甚五郎思来想去只好拿这些稻草人祭河(其实就是全都丢到河里)。被丢弃的稻草人们非常怨恨人类,再将要被丢进河里的时候问甚五郎:“那我们以后吃什么?”
甚五郎想都没想就回答他们:“吃人的的屁股吧。”
后来这些稻草人因为怨恨和诅咒变成了外貌丑陋的河童,喜爱偷摸人的屁股和捉弄人类,却又很有信义,知恩图报的特点就是来源于此。
(日本虚构传承人名事典)
2.
河童是安倍晴明创造的式神的子孙。
平安时代的阴阳师安倍晴明可以通过小纸人和人偶创造式神,他平时就利用这些人偶式神为自己工作,日积月累,式神就变得越来越多。但晴明的妻子十分惧怕这些人偶,要晴明夜里把他们放到外面去。晴明思来想去,只好白天利用这些人偶工作,到了晚上再把他们放到一条戻桥(“一条戻桥”是一个词,现在是京都的一处景点大概是一种专门给神社用的桥吧,或者是与神鬼有关的桥,总之不是普通桥……原文为”戻り橋”)下。
结果这些人偶在夜晚和女子相通,生下了孩子,这些孩子就是河童。
(出来齐京土产)
二.书
**民俗类**:
柳田国男《妖怪谈义》、《远野物语》,或者干脆是《柳田国男全集》
↑柳田国男是研究河童第一人,此人写了很多关于日本妖怪的书,而且是学术著作……只有少部分有译本了,不过读起来还是挺有趣的……
此人为日本近代民俗学开山鼻祖。
鸟山石燕《画図百鬼夜行》(画册)
↑百度一搜就有了。
**小说类:**
只推荐一个!!一个!!!一个!!!!
芥川龙之介的《河童》。
只有天知道这小说有多有趣……
芥川龙之介:与夏目漱石、森鸥外并称二十世纪上半叶日本文坛三巨头。
可能你没听说过芥川龙之介,但你绝对听说过罗生门。
与成为世界名著的《罗生门》、《竹林中》不同,但这本书影响在日本可以说是超过了上述两篇文章。
这本书可以说是芥川龙之介对这人世间的最后一点留恋和讽刺,因为在这本书出版的当年,1927年,他自杀了。
《河童》,薄薄的一小本,但是对日本社会上下造成了极其强烈的震撼,以至于他们将芥川龙之介逝世的日子——7月24日定为:河童忌。
这本书充满了黑色幽默,但为了避免剧透就不多说了,此处摘录两端,诸君自行体会吧。
学生拉普不知道什么时候叉开两腿站到路中间,正弯腰从胯下窥视络绎不绝的汽车与行人。我慌忙把拉普拉起来,心想这只河童不会也发疯了吧。
——“你干什么,这可不能开玩笑!”
而拉普却出人意料地镇静,他边揉眼睛边回答我说:
——“没什么。我太闷了,所以把这个世界颠倒过来看看。可还是一样的啊。”
“别了,我走了,走向阻断尘世的河谷,走向岩石陡峭,溪水清澈,走向药草花香的河谷。”
——芥川龙之介《河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