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单位部门领导休产假了,部门领导走了以后,给我的工作带来了两点明显变化,第一点自然就是工作量增多了,第二点就是很多以前请示领导的事情,现在需要自己做抉择了。现在每天需要做的选择太多了,大到一项工作要不要去做,小到是通过邮件沟通还是口头沟通,都需要自己做出判断和选择。
以前因为有部门领导给我兜底,所以没有感觉到选择有多难,现在当自己直面问题的时候,我才真正认识到学会选择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李笑来老师在得到专栏中有一周专门讲了选择这个话题,他讲了很多选择的方法论,当时我看了,很同意笑来老师的观点,但是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因为缺少足够的实践和切身体会,所以对理论的理解必然不够深刻。
最近,因为面临的选择太多了,所以对李笑来的方法论有了进一步理解,这里分享一些体会给大家。
我先总结一下李笑来老师提到的方法论,主要有两点:
1.选择是价值观确定后的自然结果。价值观就是思考什么是好、什么是更好、什么是最好;或者说什么是重要、什么是更重要、什么最重要。
2.选择,用一句话说,就是添加必要的条件。一定要尽量做到只考虑且不遗漏那些最必要的条件。
我对这两点是这么理解的,第一点说的是要提高选择能力,最根本的就是打磨我们的价值观,我们越明白什么是重要的,我们就越容易做出选择。至于如何打磨价值观,我觉得要从两个方面出发去思考,一是我想做什么,二是我不能做什么,前者是目的,后者是原则,目的指引方向,原则确立底线,有了目的和原则,我们才有判断的依据。
第二点是在第一点基础上更加深入的方法论,这句话是在教我们如何具体去做出判断。方法很简单,在做选择时,只考虑最必要的、最重要的条件。如果我们将很多无关紧要的条件都纳入考虑,那么我们很可能就发现自己陷入困境,毫无选择。为了让自己摆脱困境,有时候我们必须放弃一些不那么重要的条件,让自己有的选择空间。
举一个最近工作中的例子,也是因为这件事情,我对选择的方法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最近,单位上要制定一个业务竞赛活动方案,前期由各业务条线主管部门制定各自条线的方案,汇总到我们部门进行统稿形成公司的活动方案。因为各部门都会站在自身立场提出方案争取资源,所以当所有方案都汇总到我这里的时候,就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各部门的方案之间会互相冲突,资源不够分。
如果我只是简单的将各部门的方案汇总在一起,那么最终的方案肯定是不合理的,所以我必须在各部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形成一个整体合理的方案后,才能上报到老板那边。但是,我又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各部门上报的方案都是经过各部门分管领导审核同意后的,我作为一个普通员工,如果直接否决分管领导审核过的方案,是不妥当的。
所以,我就面临一个比较难处理的局面,一方面我必须平衡各部门之间的冲突,形成一个整理合理的方案,上报老板那边,另一方面我作为普通员工,又不能直接否决各分管领导审核过的方案。在这件事情上,针对各部门提交的方案,我是改还是不改,改到什么程度,都面临一个选择。
我运用了李笑来老师的方法论来处理这件事情,在做选择之前,我先梳理了需要添加哪些必要的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我必须形成一个整体合理的方案,否则没有办法向老板交差。第二个条件是我只能在合理的范围内去调整各部门提交的方案,必须有足够令人信服的、非改不可的依据,否则就会引起各部门分管领导的不满。以上,就是我考虑的两个必要条件。
接下来,我在前两个必要条件的约束下,在有限的空间内,对竞赛方案进行了调整,即尽可能在令人信服的依据下,形成尽可能合理的方案。对于方案中我个人主观认为不合理的地方,但是找不到非改不可的依据,那么就不做调整,因为也许有些情况我不大了解,而主管部门也是有他们自身考虑的,这些问题可以等到领导集体讨论时再提出来也不迟。
这就是我对笑来老师关于选择方法论的一个应用,这件事情让我体会到了在做选择时添加必要条件的作用,添加必要条件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从各种混沌的冲突中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
以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