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B:男孩,来周末班时7岁零2个月,有一个3岁多的妹妹,带孩子的工作以妈妈为主,妈妈要同时照顾兄妹两个,难免有顾不过来的时候;爸爸偶有参与,但参与很有限。
小B很内向(或者可以说是腼腆),第一次来园子里时,所有人围成一圈用戏剧的方式自我介绍时,他躲得远远的,不愿意参加进来。
让他开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他心情好的时候也会笑和说话,但笑容弧度很小,说话声音也很细。
大家围成一圈玩扔球数数游戏的时候,常需要向他跨近一步,尖起耳朵才能听到他地声音。
成人环境:
爸爸不是很愿意和我们沟通,因此对爸爸不太了解,父子关系只能通过短暂地观察来了解。对爸爸的具体工作内容未知;
妈妈对新教育有一些了解,对华德福的教育理念有一定的接受度。
因为要同时照顾两个孩子,妹妹又较小,在妹妹身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多一些,能隐隐感觉到有时对小B的忽略,应该是没有足够精力地缘故。
对小B的观察:
1,内向,不喜欢沟通,什么事都闷在心里。
• 典型事件:
第一次来园子时,看到屋里的弓箭和弹弓,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不象小C,会先问一声,可不可以看看。他的反应更直接一些——冲过去就抓在手里,一抓到手,就卖力地去拉弓弦。
(没有章法的拉空弓是一件很危险的事。若拉开空放,弓弦很容易断掉。弓弦一旦断开,弓片就会回弹打到头部,有点能会伤到眼睛。
危及到安全的事情需要立即阻止。请他先放下时,他只抓住弓不放手,也不说话,身体不停的摆动挣扎,想要继续拉动弓弦。)
一元老师过去抱住他的身体,耐心请他把弓放下,先和大家一起玩其它游戏,但并不是很有效果,他仍旧不停地摆动挣扎。在反复要求他放下弓,并强调另外单独找时间教他正确的使用方法后,他才不情不愿地放了手。
2,稍不顺心便容易莫名生气,生气后不沟通。表现的状态是不理会任何一个人、不参与到任何游戏中、不作任何配合,会有一些过激的动作和行为。
• 典型事件:
下午外出散步,每个小朋友拎一个篮子,带一把剪刀,用来在散步途中采些小野花。但小B要带美工刀。
考虑到美工刀太过锋利,容易受伤,也不适合用于采摘野花,我请他交还给我,告诉他可以带一把剪刀。他不同意,但也不说话,只是使劲抓紧了美工刀不放手。在我反复坚持后,终于松了手,但又生气了,转头就跑。出了院门就一个劲地往前冲,把之前交待过的安全事项全都抛到了脑后。
一元老师在他快冲到大马路上之前,终于让他停了下来,却已惊出了我们好几身的冷汗。
3,运动量不够,协调性不够。
• 典型事件:
玩扔球游戏时,基本不能控制球的运行。奔跑时也较容易出现跌跌撞撞的情况。可以看出平常活动量较小,运动不足。
4,开心的时候,做事情都比较积极,也可以做得比较好。
• 典型事件:
所有到园子里玩的孩子,我们都要求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农具、玩具使用后归位;用餐前收拾餐桌、摆放餐具……每餐之后要收拾碗筷,洗碗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小B用餐后一定会把自己的碗筷收拾打理好,吃完就送到洗碗盆里。有时会马上洗干净;有时会放在水槽里,等大家吃完一起洗。
农耕翻地时,虽然常会觉得累,但歇一歇就会继续,直到完成当天的工作。
每周给作物浇水的工作做得也很认真仔细。
未完,续下篇:“小B与父母的互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