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理财就是买股票、买基金,买各种理财产品;也有人认为理财就是投资获取高收益,更有部分人觉得理财是有钱人的专属活动。但是实际上这些理解并不全面,也不够科学。
1、理财的科学定义
每每提到理财,好多类似的问题就被小伙伴们抛了过来:
“我攒了1万块,如何能到年底变成2万块?”
“有没有什么好的股票推荐呢?具体推荐哪只? ”
“我一个月几千块,基本月光,哪里来的钱理财?”
理财这个词,现在已经红遍大江南北,就连我妈都常把理财放在嘴巴,并用某宝代替了银行定期存款。
很多人觉得,理财就是买股票、买基金,买各种理财产品;也有人认为理财就是投资获取高收益,更有部分人觉得理财是有钱人的专属活动。但是实际上这些理解并不全面,也不够科学。
理财的科学定义是:个人或者专业人士及机构按照生命周期理论,依据个人(家庭)财务及非财务状况,运用规范的,科学的方法并遵循一定和特定的程序制定的切合实际,可操作的某一方面或一系列相互协调的规划方案,最终实现个人(家庭)终身的财务安全与财务自由。
理财终极目标是实现财务安全和自由。
我很赞同一句话:理财就是理生活,现代人应该把理财如洗脸刷牙一样融入到自己日常生活中去。理财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情,和个人/家庭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都密切相关。不同的人生阶段,理财需求和规划的内容肯定有所不同。
比如单身期,也是最开始工作的时间,这个时期主要理财需求应该是储蓄,积累第一桶金,并做一些小的投资来积累经验。可能需要做的就是开源节流,做好记账工作,并且不断的学习理财知识!
比如结婚后,就需要更加用心的打理好家庭的资产。做好家庭的支出和预算,在保证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投资。
2、理财规划的主要内容
完整的理财规划的内容包括: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教育规划、风险管理和保险规划、税收规划、投资规划、退休养老规划、财产分配和传承规划等。
它涉及很多的因素,涵盖了一个人/家庭经济生命周期的各个部分,所以要做好个人/家庭理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绝对是一件回报率超高的事情。
如果好好学习理财,几年之后绝对可以看出和同龄人的差距!我自己就是理财的受益者。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一开始就要求完整学会所有的内容,比如初入职场时,做好现金和消费支出的规划就已经非常棒了!
3、理财相关的工具
一定要尽可能多的了解理财工具。按照属不属于金融类的可以分为两类:
金融类工具包括:储蓄 、债券 、股票 、P2P 、基金 、保险 、外汇 、期货、期权和信托等。
非金融类工具包括:黄金 、房产 、收藏品 、典当 、税务筹划等。
这些理财工具你知道几个?对于理财,不熟悉或者不了解的工具和产品,不要盲目的去尝试。尤其是在目前的在互联网带动下,有很多创新的金融产品,务必学习考察清楚再下手。
4、理财前,一张表检测的财务状况
科学理财的第一步就是了解清楚下自己的财务状况。这一步其实非常简单,一张表就可以搞定。负债表相对简单,但是对于个人以及家庭投资规划和进行决策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网上有很多的样表,但是感觉做的都很粗糙,或者有些新的金融产品没有包含进来。要不太简单,要不太复杂。
其中,有几点需要注意:
1、 资产负债表反应的是个人资产和负债在具体的某一时间点上的基本情况。每个人和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侧重点和关注点也不同,但是上表基本囊括了正常个人或家庭资产负债表的所有内容,每个人可以按照自身情况进行删减。一般建议每季度或者每半年更新一次。
2、记录以上项目都是按照记录的时间点开始算,当时有多少就是多少,个人建议不到帐的钱都暂时不计入(比如定期存款,利息暂时就不算了,等收益到账后再更新)基金,股票,P2P等,都按照记录当时的价值(不管涨跌)。保险的话,按照保单的现金价值计入。
3、有些人觉得自住的房产,和自用的汽车不能作为资产,所以单独列了一项是自用消费性资产。如果持有相同观点的人,可以删除这部分不填。
填好这个表格之后,我们对自己目前的财务状况也就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一方面我们可以了解自己所处的阶段;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此表的分析,了解我们目前的理财方案是不是合理,资产配置是不是科学。这里有几个简单的指标可供参考:
1、投资与净资产的比率,这反应的是投资意识的强弱,也是衡量以后能否实现财务自由的重要指标。这个比例保持在0.5比较合适。当然也和具体的年龄段相关。
2、清偿比率 =净资产/总资产,反应的是综合偿债能力。建议高于0.5,维持在0.6-0.7这个区间比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