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涅阳三水
又到期末,复习被逼着上了日程。
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该怎么样复习呢?
结合语文课的特点,再加上孩子们平时的学习表现,我有这样几种做法。
1、分小组,每天听写生字词。
生字词是基础中的基础,尤其是看拼音写词语。
每天都给孩子圈定一个听写的范围,特别是圈出一些易错的字词。这样,孩子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去观察记忆这些字形的写法,然后再进行听写。
在听写中,肯定有错的字词存在,进行订正的时候,要让孩子弄清楚写错的原因,针对容易混淆的字词进行归类比较分析。
2、同桌结合:朗读课文和背诵必备内容。
大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小学课程目标高年级学段的要求。
同桌结合起来,把必备的古诗词和课文以及日积月累都从头重新再背诵并默写一遍。
对于课文的必备内容,要督促所有的同桌多读,并且说出重点句子的理解以及表达。
最终要达到的要求是,孩子听到这个句子就能够直接说出来课文,并且能够直接地背诵出来,让课文内容从形到义都放佛置若眼前。
我们知道课本上的文章选择的都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片,反复的诵读可以培养孩子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并且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课文读多了自然就慢慢知道了重点有哪些,如何理解等等。
3、一定要读题,明白题中要求。
特别强调这个读题,首先是不漏题,其次才是不跑题。
读准每一个字画出题目里的关键词,知道这道题考察的重点是什么,每一个分点如何回答才能够更加的全面和完整。
读题,更为重点的是强调题的眼睛在哪里。也就是这道题中的核心和关键的要求是什么。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再造成那种把题答跑了,答偏了的那种导致丢分的现象。
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在之前的考试当中,总有一些孩子没有按照提前的要求来。
要求让打对号的他们画横线,要求让填序号的他们填答案。总之就是和题上的要求不一致,在改卷子的时候就造成了丢分的现象。
4、优弱结对:句子训练强化练习。
句子问题,也向来是考卷中的老大难。
这类题型以平时的积累为主,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课内外的古诗词、名言警句,对联、谚语、歇后语等;诗歌和名篇作品中的积累;积累与运用当中出现的读读背背,以及拓展当中的日积月累内容,还有各种句式的转换。
标点的添加,修辞的判断,句型的仿写,也都成为部编教材下考卷当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常提到的各种句型之间的互相转换,虽然课堂上反复一再的讲解,但是转身就忘遗忘规律的存在,使得孩子们对这一类题型往往需要反复的强化。
在最后的复习阶段,要查找试卷当中曾经出现过的各种转换句型,使用优弱结对的方式,对学困生的提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5、方法和技巧入手,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复习指点。
阅读能力的培养,多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形成,最后的复习只能是一个加强提升的过程。
所以,阅读和写作最后复习的重点,不是放在怎么读怎么写,而是怎么审题,怎么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上。
一再给学生强调,在做阅读题的时候,要先让学生把短文读一遍,只知道短文讲了什么内容,再读一读短文后面的习题,带着这样的问题再回到短文中去读,然后再动笔答题。
对于习作,强调看到一个作文题目的时候,至少要读三遍。
从这三篇的读当中明白习作的关键词,这次习作写什么?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然后在心中考虑一下,要写什么事件,列出一个简单的提纲,再然后去想怎么写,这时候可以一边写一边想。
6、考试到来,心态最重要。
即便是考试,也要保持一定的作息规律,在考试前要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的休息。
在做最后的模拟练习时,尽量将练习时间安排在有有效考试的时间段内,让学生意识到在这个时间段内的大脑要时刻保持兴奋的答题状态。
一定告诉孩子们,考试是一种磨练,是一面镜子,更是一次自我的认知。一次考试是一次机会,一次证明自我创造自信的机会。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优胜者,能做一名追求进步超越自我的勇敢者。只有这样,才不负考试所做的众多形式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