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的话题在中国一直讳莫如深,中国人素来是要体面讲尊严的国度,《金瓶梅》被列为禁书,《红楼梦》也一度认为是不雅之书,只要和“性”有关系的场面均为不雅,这也奠基了我国儿童性教育缺失的现状。
性教育的缺失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巨大的威胁。房思琪在缺席的性教育环境下,将自己一生陷入泥沼(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和思琪有着相同遭遇的作者-林奕含也选择了告别这个世界。
林奕含事件唤醒了读者对于性教育的重视,但是骨子里对性教育的反感却没有那么容易克服。早在去年就有学者举办讲座培训时遭到大规模的反抗,性教育仍被一些人认为是“剧毒”。
小学性教育课本也遭受着考验。家长无法接受课本上的配图,认为尺度太大。
那究竟该如何推进性教育的普及呢?这是一个值得长时间不断探索的问题。
李银河说:“性教育缺失带来的伤害,并没有因为我们避而不谈而消失。”
中国的家长在孩子面前,对性是避而不谈的,但是越是拒绝讨论,越是拒绝回避,性的神秘感就会更加吸引孩子,因此性教育的缺失势必会让孩子在无法了解事情真相的时候误入歧途。
犹记得之前的一篇报道,一位医生称:现在的学生不认为打胎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很多女学生已多次打胎且不以为意。孩子的愚昧往往能反映出背后支撑她的教育观念,尤其是家长对教育的见识。
中国的女孩有相当一部分性生活混乱,不加重视;也有一部分天生就对异性充满恐惧和抵抗,因而加入了“剩女”的行列。追根溯源,都是性教育观念的薄弱和普遍意义上的性教育缺失。
乔治·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大洋国:人民没有自主意识,也没有性。他们倡导无性意识,他们认为对老大哥的忠诚就已经能满足所有的要求,包括生理需求。但是这个世界依然存在的妓女,依然有着像温斯顿一样的偷偷摸摸寻欢作乐的男女们,这是无法控制的,因为对性生活的追求,对生理需求的满足是每个人最基本的要求。
前几天参加了塞林格诞辰一百周年的活动,塞林格的儿子直言自己青春里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失贞”。性是美好的,正确的认识性,了解性才能让有关性的一些事物暴露在阳光之下,包括性暴力和性犯罪。
国外的性教育
国外的性教育比我们前进了一大步,西方国家对性话题不隐瞒,不避讳,甚至将性教育课程纳入到必修课内,这和我们初中的生理课截然不同,我们被要求男女生分开上课,即便都是女生的课堂里,谈起生理期等词汇,我们依旧低着头,装作不在意。
国外的人普遍认为即便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孩子也会自己去寻找途径和方法。社交媒体上曝光的知名人士的性丑闻,公交车站的性用品广告,商场里赤身裸体的模特们都会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一味的回避可能直接导致孩子下载非法的黄色影片和购买黄色书籍。
美国的一本关于中小学卫生课教学大纲的名字是《完全正常!》,首先孩子们必须意识到,身体的差异并不奇怪,也不用隐藏,他们是完全正常的。
书里面展示了各种人体的结构构造和正常的生理反应,还有对性生活的科普。这样的书籍比中国的生理教育书籍还要露骨,却将整个国家的幼儿性侵率降低了一半。
印度是一个人多还贫穷的国家,但是他们的性教育也已经把我们甩的很远了。《父与子的性教尴尬》是一个共五集,每集10分钟的小短片。它利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开启了父子之间关于难以启唇的性的话题,包含了自慰,怀孕,避孕套,月经和同性恋五个话题。
7岁的小男孩帕普是个饱受各种性广告,性节目影响的男孩,他对性这个神秘的东西充满了好奇。帕普的爸爸立志成为孩子的朋友,于是他不顾帕普爷爷的阻止,找到各种巧妙的方法来帮助儿子建立性意识。
帕普在爸爸的帮助下成为了一个自信阳光的少年,他的成长的困惑都一一得到了解决,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场景吗?
>>>>>
教育是必要的,性教育也是教育,不要让这片土壤一直荒芜下去。避而不谈的成本远比说明事实更加昂贵,它需要全世界的配合,需要所有人抑制自己的身体需求,需要没有各种暗示的小广告。最贵的代价可能就是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因为缺乏知识而毁掉自己的一生。
但是从一开始就对孩子进行性教育,那所有被试图掩盖的事实都在阳光下晾晒,真正文明的世界不正是规则明确,人人都在闪光灯下的生活吗?
红黄蓝的虐童悲剧,女空姐遇害事件,林奕含以死告别自己悲惨的一生等悲剧不正是在抽打我们自己吗?一味地躲避,悲剧依然在发生,不如站起来,直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