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总是被人夸聪明伶俐,那是听见这句话,总是沾沾自喜。现在,只要被人称赞聪明,我就会有强烈的危机感,因为,我终于知道,聪明是最要命的夸奖。
这世界上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天才并不存在,因为天分变成杰出人物的人更不存在。刻意练习的作者是这样破解天才传奇的:
一,帕格尼尼的天才传奇
有人说,帕格尼尼是他所在时代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他的天才故事通常是这样讲述的:帕格尼尼演出时,小提琴的四根琴弦突然断了一根,观众心想,这可糟糕了。但是帕格尼尼却临场应变,用三根琴弦继续演出。可接着第二根琴弦也崩断了,啊,第三根也断了!演出要中断了吗?没有!帕格尼尼竟然用仅剩的一根琴弦演奏完了整首曲子。
帕格尼尼的成就毫无疑问,但他真的只是凭借天才就完成了这种“临时”演出吗?作者在寻找资料时,发现一份报告中记载着帕格尼尼自己讲述的一个故事:帕格尼尼曾为爱人创作了一首《爱的场面》,用曲调表现爱人之间的交谈。他想出一个好主意,只用小提琴的E弦(用来代表女子)和G弦(代表男子)演奏,来模拟一对亲密爱人一会儿私语一会儿抱怨的情景。我们可以稍微据此想象一下传说中那个故事的真相:帕格尼尼一向喜欢夸张的表演方式,他编写出了可以使用四弦到单弦去演奏的乐曲,并且在一次演出上向大家展现。
二,莫扎特音乐神童奇迹
我们在本书开篇就提到莫扎特的故事,“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故事深入人心。在莫扎特时代,人们首次见到年龄如此之小就能熟练演奏多种乐器的孩子,称呼他“神童”不足为奇。
但是莫扎特的父亲本身就是一个音乐家,他先培养了莫扎特的姐姐,后又全职培养莫扎特,甚至还写了一本介绍如何教年幼孩子学习音乐的书。莫扎特确实从年幼时就接受了精心的书。
三,天才跳高运动员奇迹
体育奇才唐纳德·托马斯的故事通常是这样的:托马斯是大学篮球队的队员,由于一次打赌,他去尝试了一下跳高。当人们把横杆放到2米高度时,托马斯一下就跳了过去,于是横杆继续抬高到2.07米、2.13米,托马斯都跳过去了!他立刻被推荐到田径教练跟前,并在两天之后参加了东伊利诺伊大学田径比赛的跳高项目,他穿着他的篮球鞋,以2.22米的成绩获得了冠军!
托马斯是这种天才吗?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他的资料,会发现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托马斯自己就曾告诉记者,他高中参加过至少一次跳高比赛,那么故事所指的那次跳高,并不是他第一次尝试。并且他大学第一次参加比赛时的跳高照片显示,他当时使用了背越式跳高,这绝不是没有经过训练的人会采用的技术。第二点,如故事所指出,托马斯是一位篮球运动员,他能够从距离篮筐约4.6米的罚球线起跳扣篮,弹跳力非常惊人,虽然我们不清楚他在训练扣篮上花了多少时间。
我们始终相信,在那些努力发展某项技能的人中,练习的时间及其有效性最终决定着谁会成为最杰出的人物。一些所谓的基因差异可能在一开始能带来一些优势,但是我们的身体和大脑总有足够的适应性来应对各种挑战——无关基因。我
我们反复强调练习的作用大于天生差异,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自证预言”的特殊性。
自证预言指当我们先持有某种观念时,事物会经过一系列微妙的变化,最终发展成我们预言的样子。
假设有两个小孩,一个爱唱歌,一个不太会唱,他们会收到来自周围人的反馈:“你嗓子很好”或者“你唱歌走调,可以试试搞体育”。得到表扬的孩子会更加喜爱歌唱;被认为不擅长唱歌的孩子则绝不会报考音乐学院。我们可以想见,他们长大后的表现会印证当初的预言:前一个孩子比后一个更擅长歌唱。
相信天生才华是危险的,我们需要记住,人人都有自己的潜力,我们要做的是,为开发潜力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