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说动就动的Lily又把懒人吧主拎去看电影了, 走进电影院之前对于这部片的概念就是这么一丁点儿: 今年奥斯卡获奖影片. 讲的是什么?不知道! Lily也就给这么一句话: 据说很感动, 走! 看去!
花时间看电影对于现下的吧主而言简直就是奢侈, 幸好花出去的时间没白瞎, 收获溢于言表.
一对意想不到的cp: 高贵黑人搭配底层白人组合.
这个视角堪称经典, 一路吸引人要把故事从头到尾看完, 并且是一路抱着疑惑,不能想象甚至是很期待结局是喜是悲的各种心情交替着把整个电影看完的. 尤其影片结束时还突觉这么个惊讶: "噢!这是个喜剧片吧!". 信息量之大, 相当过瘾, 却又很清晰明了简明易懂的表达了影片想要传递给受众的理念和故事梗要.一句话: 太稀罕了!
高贵黑人雇佣底层白人的唯一简单理由(司机兼保镖)带来的一路南下相处的各种滑稽画面.
这部分情节是影片的喜剧元素担当, 尤其其实是在一个严肃压抑的话题下展开的各种情境里. 比如高贵黑人拒绝用手进食油腻炸鸡的画面; 底层白人被老板死活逼着倒车捡回自己乱扔的垃圾;黑人雇主教白人司机兼保镖给老婆写情书的段子;黑人雇主投诉底层白人话痨而天天不得不把"Eyes on the road"(好好开车)挂嘴边的隐忍......等等.各种哭笑不得,又那么真实存在的画面.
在面对种族歧视冲突矛盾时, cp两人间的思想和感情变化.
影片的品质担当和价值所在在这里.从一开始黑人贵族深知自己的肤色深入美国南部时极可能遭受的人身安全问题, 以及此时彼端, 底层白人骨子里排斥黑人的极端情结; 到底层白人在路上发现高贵黑人老板的优秀品质, 从心里生出的不易被发现的对天赋异禀天才老板的服气,反衬高贵黑人端着各种优越感的不适与格格不入; 再到底层白人想要极力保护这个"异类"老板的各种冲动举动, 对照高贵黑人在面对被歧视被侮辱时的隐忍与孤独的同时, 仍坚守心中理想的执着, 所有的细枝末节都直捣人性深处, 发人深省.
抵达终极目标演奏会地点后的情节极度反转,
这是故事的高潮, 手法却异常平静, 但丝毫不影响紧扣观众的情绪.在经历了一系列化解矛盾的冲突过后, 底层白人学会了控制冲动不让事情变得一发不可收, 高贵黑人放开了端着很久的隐忍, 在好容易熬到最后一站可以完美收官演出的时候, 共同决定拒绝了那场毫无意义的演出. 反而在一家平民小酒馆里酣畅淋漓地做了一场无比快乐的演奏.像憋了一路的怨气彻底被释放了出来一样, 让两人都找到自我的本真, 而后自然而然地化解了各自深入骨子里的矛盾, 看着平静却精彩至极!
白人低吼:"老天!我比你更像黑人!你一点都不了解你们种族,他们吃什么, 怎么说话, 怎么生活 , 你都不知道小理查德是谁! 我是谁我清清楚楚, 我就是一辈子都生活在布朗克斯同一个街区的那个家伙, 我和我父母兄弟住在一起, 现在还加上了老婆孩子. 这就是我! 我还是那个每天都要努力打拼才能供养家庭的混蛋! 而你呢, 这位大人物, 你住在豪华的城堡里, 给有钱人演奏. 我住在街头, 而你却坐在宝座上,所以没错! 我的世界要比你更像黑人!"
黑人控诉:"是的,我住在城堡里, 托尼,孤身一人。有钱的白人付钱让我演奏钢琴,因为这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有文化,但当我一走下舞台,在他们眼中我立马就变成了一个黑人而已,因为这才是他们真正的文化。我独自忍受轻视,因为我不被自己人接受,因为我和他们也不一样所以如果我不够黑也不够白,我甚至不够男人,告诉我托尼,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