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术的发展大致是按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宋明—清代—近代的历史顺序或由自身创造或结合外部输入而逐渐演化至今的。先前几章内容主要集中在讲述先秦之学的渊源、诸子的思想上,原由在第六章已经讲过,先秦诸子之学术思想乃是我国文化之根柢,如果我们对其没有一定的了解,那当我们谈论中国文化、研究所谓国学时,其情形不过是一群香客走进了三清庙,却拜了释迦牟尼,定是要丢人现眼、贻笑大方的。
言归正传,这一章节我们继续按历史之顺序为大家介绍国学发展的下一个阶段—两汉儒学。我们都知道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两汉四百年的历史中,儒学的确对政治统治、社会教化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如果说汉时之学术只剩儒学,那是极为错误的,所谓罢黜只是以国家的名义而定官方所通用之学,以避免政治之混乱,而非似始皇之绝禁天下之学也。我们前面提过诸子之学实在是政治社会之学,其目的皆在于用其学说改变天下,而要做到这点,则必不能离开统治阶级的认可和帮助,这也是为什么孔子半生皆在游学路上的原因。我们读《论语》,总是能看到孔夫子和各国领导人的对话,看起来他们都很尊重孔夫子,也很认可儒家学说,但真正用其学说并以为国策的却没有一个,而为什么到了汉武帝这里,他便这么大魄力敢于罢黜了其余诸家学说,而独推儒家上这政治舞台呢。
要了解这些问题,我们先要知道当时中国的学术情况及其发展趋势。我们知道两汉之时我国并无甚新创的学术,至于外来者,汉末才有佛学作为一种宗教开始传入,那么这四百年的学者都做了些什么呢,两个字“整理”是最好的概括。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先秦古籍几乎全是在汉时得以整理留存下来的,我们所熟知的经史子集之中的经部,亦是汉时独提儒家之书而成。
那么汉时为何会成为这样一个整理的时代呢,其因有三:其一,交通便利,秦汉皆一统之帝国,始皇帝在吞并诸国之后便废除了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而此前列国功伐,相互猜忌,没有节符的人不能自由出入各国,这让学术交流很难实现,基本上只能各学各的,此派学者对于他家学术基本上毫无了解。而一统之后学者间的交流就容易许多,各种学术渐相接触,慢慢就诞生了通学;其二,优胜劣汰,利用学术的人接触学习的各种学说多了,就会从中选择最适合于当下情形的学说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那么不适宜的学说就会被慢慢淘汰,其他的势必要相混淆融合。南怀瑾先生有一联“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对人们逐利有用的才会被留下并视若珍宝,这也是农家、墨家等学说逐渐消失的原因。其三,战争损毁,起先有始皇焚书,后又楚汉相争,前后一二十年间社会剧烈动荡,古籍原辑录不易,当时又不可能大量复制,经社会变故,能留存下来的已经不多,且又多有缺漏。及至汉初一统,社会复归安定之后才又向民间收集古籍,这其中甚至有些典籍是由人的记忆所补充,我们所知的《今文尚书》便是伏生默写而出的。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为何汉时会变成一个学术整理的时代了,那么接下来要弄明白的就是儒家之学是怎么登上政治舞台一枝独秀的。我们知道秦帝国是用法家学说的,而汉初是用道家之学的,为何到了武帝这里就改用儒学了呢?留点悬念,我们下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