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秋天的怀念》是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于1981年创作的散文。此文叙述了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对母爱的赞美,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及对先年对母亲不解的懊悔,令人十分感动。全文语言平淡、文字朴实,没有经过精心的编织与雕琢,但却句句含情,字字如金。
初读《秋天的怀念》,有种想哭的感觉。母亲面对双腿瘫痪的儿子,从没有把负面情绪暴露出来,总是给予理解和关爱,总是鼓励儿子要“好好活儿”,虽然那时母亲已经得了肝病,“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02
当作者砸碎玻璃,摔东西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两个“悄悄地”,一个“偷偷地”,看出母亲心系儿子,又照顾儿子的情绪,从“眼边红红的”看出母亲已经哭过,虽然现在没有哭,但是她的心肯定在流泪。母亲接纳儿子的坏情绪,母亲是聪慧的。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活儿,好好活儿……”文章中的“扑”和“抓”,强烈表现出母亲心疼儿子,不让儿子自残。
母亲的愿望是带儿子去北海看花,可是最终也没有实现。母亲担心儿子看到飘落的树叶会感伤,进来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说这话时,母亲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爱一个人可以低到尘埃里,尤其是这个人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时,这种爱更强烈,如果能替,她愿意替儿子受所有的痛苦。
得到作者的回答,母亲“喜出望外”,高兴地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母亲说要赶紧准备准备,儿子怒怼:烦不烦?有什么好准备的!母亲却笑了,坐在作者身边絮叨起作者小时候的事儿来,每个孩子小时候的事儿都能被有爱的母亲熟记于心,而当说到“跑”和“踩”时,母亲敏感地停了,“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母亲以为伤了儿子的心,母亲其实内心很苦,她想出去缓缓情绪,或许当时母亲的肝病发作了……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作者被邻居背着去看她时,她正艰难地呼吸着,昏迷前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儿女是母亲的心头肉,哪怕是生命的最后时刻,母亲仍然念念不忘。读到这里我的泪水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03
我已经几天没见母亲了,母亲的感冒不知道好没有,电话里她总是报平安,明天我需要回家了。
史铁生的母亲为了子女鞠躬尽瘁,史铁生明白了生活的意义,不再发脾气时,母亲已经不在了。
文章以去北海公园看花为主线,赞扬了母亲对孩子的爱,表达了作者的懊悔之情,字里行间,处处都是情,字字如金。
文章中作者由妹妹推着去北海看菊花,看到各色菊花,再次想起了母亲,以菊花象征母爱的高洁、淡雅,热烈而深沉。
母亲走了,留下了残疾的作者和未成年的妹妹相依为命;作者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有了出息,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