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回家的路上,与一位来自江西的朋友聊天,他说他的家乡山清水秀,景美食美 ,物价低廉,让人留恋。他提前在家乡圈了一块地,等退休了便离开上海的花花世界,返回去养老。但是,他那里民风不是很好,历史遗留的重男轻女还存在一定的影响,赡养父母和孝敬老人的观念也很薄弱。
拿他为例,排行最小,上有5个姐姐和1个哥哥,母亲生他时已经47岁高龄,只因母亲的婆婆临终时让儿子跪在床前,责备他只有一子,人丁单薄,让儿子发誓必须在她死后再为家族添一男丁,于是就有了我的朋友。小时候,父母对他极为溺爱,衣服食物都是让他挑选享用之后,才轮到姐姐们。姐姐们也都是小学毕业就不再读书,而两个儿子都是大学毕业留在了大城市。他记得那是他刚有记忆的农忙时节,家家户户赶着下田插秧,怕误了农时,而老父亲却为了安慰哭闹的小儿子,爬高上低,直到为他抓到一只鸣叫的金蝉,然后才火急火燎赶往田地。由此可见,老父亲对他的疼爱不止一般。上大学时看到最新的电子产品,姐姐们也总是把打工的钱寄给弟弟,凑够了他四年的学费和零花钱。
我的朋友也很争气,娶了娇妻,生了儿子,在上海买了房买了车,年纪轻轻就步入了中产阶级。而他刚步入而立之年,就遇到了新的问题。父母年岁已近八旬,尤其老父亲得了一次脑溢血后走路都是亦步亦趋,今年年底又摔了一跤,只能请护工搀扶行走。这时,子女儿孙满堂的老父亲却寒了心,大儿子定居在武汉,常年不回家,连个电话都没有。女儿们都操劳自己的小家,也觉得养老本来就是儿子的事。小儿子,也就是我的朋友,只能孤军奋战,也显得力不从心。老母亲看到这种景象,黯然伤神,不管怎样,老头儿还有退休金,也竟落得如此光景,而她呢?什么都没有,虽然操劳了一生,生个7个子女,直到现如今依然奋战在带孙子的一线,但也不知将来走不动的时候会不会有人赡养。我的朋友说今年过年不回去了,留下老父亲一人在老家由护工照料,老母亲在上海为他带儿子。
听到这里,我也感触颇多。他的母亲在这种时候,还能舍下家里的老伴儿,足以证明她把对子女的爱看得高于夫妻之爱。而通常,老夫妻 会对自己的子女有所保留,即使疼爱,也会留下一笔存款供自己养老,不会因为儿子压力大或者娶媳妇买房而把自己掏空。他们管这叫做留一手,即使将来子女不孝,也有能力照顾余生,这才是精明之为。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和重男轻女真的不中用了。我也赞成夫妻关系高于子女关系,但是一旦夫妻关系不好,父母尤其是母亲很容易把关注过多转移到子女身上。殊不知,老来伴儿,老来伴儿,老了只有老伴最贴心哪。这种畸形的对子女的关爱往往以自己不好的结局收场,还落得儿孙埋怨。我的身边也不乏很多这样的例子,值得警示!
前一段时间,我家孩子他爸去参加一位同事老父亲的葬礼,回来后幽幽的自言语:“还是要对自己的老婆好啊”!问他为何如此感慨,他说:“葬礼上子孙一堆,哭的最伤心的却唯有他的老伴儿,那是真的伤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