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八佰》感

——骨气,血性

    丈夫许国,实为幸事。

    八佰用中华男儿血性和骨气向世界诠释大丈夫担当,贯彻始终的是震耳欲聋枪炮声,和不绝于耳的呐喊,还有一匹白马,象征希望纯洁与和平正义的白马,始终未曾远离。

    八百八百,八百壮士,只是不知,从始至终,便只有四百而已,每一个战士都有以一敌二的本事和决心。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他们的名字国家应该铭记,他们的英气民族应该嘉奖,他们的身影应该永存青史。正如下撤退命令的特派员所说,他们以命搏来的是一场戏,一场政治烟云之下的戏,是给国际社会看的戏。可这更是章明中国人永远不会倒下的一场大戏,这场戏,上感黄天,下动后土。

  骨气,是中国人的代名词。无论唱退之声如何猖獗,敌人如何强大,“不准后退”是永恒的信念。你有没有看见,那用男儿的胸膛撑起的旗帜;你有没有看见,那用军人的肩膀扛起的国度;你有没有看见,那用鲜血与血肉铸就的城防!四方仓库成为他们的坟墓,只道不悔。

  血性,是中国男人的底色。迎着飞机大炮冲出去的身影,缠满炸药的体躯,一帧帧画面,承载着无数大义。我从没有那么深刻的感受过中国男人的血性,电影中端午的成长,从手脚颤抖不敢扣动扳机,到血性呐喊迎着枪林弹雨守卫旗帜,血肉模糊的身躯诉说着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下辈子,一定要让他们享受太平盛世。

    人性总是在灾难面前展现的淋漓尽致。那些黑暗的卖国求荣的嘴脸,那些抱头鼠窜的龌龊身影,是中国男儿的耻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但人性中至真至善的一面往往也在这得到彰显。无数人挺身而出,无数人迎头而上,无数人前仆后继....... 怎不教人动容!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一部电影,之所以能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可,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制作精美,不仅仅是因为他眼花缭乱的特效,更是它绝佳的艺术境界,无与伦比的认知高度,与发人深省的真知灼见。《八佰》值得让所有人看见,当今中国“娘性”之风可以休矣!铁血男儿的真正魅力,在于血性,在于骨气。

  《八佰》的意义所在,也不只是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的负重前行,还有对现世国人的警醒与激励。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生活在前辈们用血肉垒起的长城内,理应拼搏,理应奋斗,如此,才对得起那无数的血泪!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