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生活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34期“晚”专题活动。

        张大妈早年丧夫,30出头,强撑时日的丈夫咽气时,身边齐刷刷站着三个孩子,一个个地像刚落地的小鸡仔,惊惧、无措、茫然,瞪着无辜的双眼,看着悲痛欲绝的妈妈和家里的长辈们,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忘记发出声音。

        张大妈含悲忍痛埋葬了丈夫,那个卧病在床好几年的“痨病鬼”,失魂落魄地看着自己三个孩子。想死的心一直存在自己的脑海里,可这仨孩子怎么办?交给谁?年轻的张大妈一边哀叹自己的命运惨淡,一边抹着眼泪担起抚养仨孩子的千斤重担。可一个寡妇带着三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日子实在凄惶,没过多少时日,本就瘦弱的张大妈走路都打晃了,家里地里都一塌糊涂,毕竟那时候的庄稼活全凭体力。左邻右舍都有些看不下去,开始悄悄地动员她再找个人,帮忙养活孩子。年轻的张大妈想了又想,终于难为情地点了点头。

        有了这个想法,热心肠的邻居们就开始特色人选了,周边十里八村的合适人选挑了个遍,终于选定了一个光棍汉。这个男人老实,沉默,刚刚送走了多病的娘,家里穷的叮铛响。好在没有什么负担,张大妈倒也满意。在媒人的撮合下,光棍汉卷着自己的铺盖就搬了过来,因为他家里的房子实在太小太破,容不下这娘几个。

      男人体格强壮,地里的活计干起来得心应手,也没啥不良嗜好,张大妈和孩子们的日子随着男人的加入变得生动起来。张大妈脸上有了笑容,脸色也红润起来了,孩子们的衣服也干净了。院子里也养了鸡,男人回家也有了热饭吃。可两个人也没再生孩子,就守着仨孩子过起了日子。

      到了上学的年纪,张大妈拿出了省吃俭用余下的钱,给老大在村小学报了名,叮嘱孩子好好学习。一个孩子还好,仨孩子都上学,光学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无论张大妈两口子怎么节衣缩食、精打细算也交不起他们的学费。怎么办?借!

    可大家都是土里刨食,没有什么多余的钱。别人都劝张大妈,男孩子上学,女孩子就别读那么多书了,认识个男女厕所就行,早晚都是人家的人。还有人在一边说风凉话,笑这个老实男人太傻,又不是亲生的,还这么卖力。

      张大妈不理会别人的劝告,把家里的粮食拿去卖了,把鸡窝里的鸡蛋也拿去卖了,总算在孩子们被老师撵回来要学费时凑够了钱。

      就这样东拼西凑供孩子读完了初中,三个孩子考入了中专,一个卫校、一个师范、一个化工学校。那个年代,只要考上中专,就吃上了商品粮,成了国家的人。张大妈苦尽甘来,有了盼头。仨个孩子也很懂事,把学校里吃不完的粮票买了馒头,带回家给张大妈和他们的后爹。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三个孩子就毕业了,分配到了学校、医院、工厂。张大妈和老伴身上的担子总算是落了地。

    可他们也老了。

      因为舍不得自己的家,他们坚决拒绝了孩子们让他们进城享福的好意,固执地守在自己的院子里。老两口早已不在院子里养鸡了,在院子里种上了花草,开辟了小菜园,把院子里的花草侍弄得很好,时不时地送点菜给城里的孩子们。村里的大妈们也学城里人的样儿,晚上吃过饭也到村里的小广场上扭起了秧歌,日子过得蜜里调油。

      可天有不测风云,张大妈生病了,很严重,检查出来时,已经到了晚期。问遍名医,也没有留住张大妈。弥留之际,她让三个孩子跪在面前,回想自己的一生,对得起仨孩子和他们的亲爹,唯一对不起的是他们的后爹,发誓要好好待他们的后爹。孩子们含泪答应,张大妈满意地合上了眼。张大妈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有苦有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去年在我家隔壁搬来一对老年夫妇,年龄大概70岁左右了,刚搬来半年左右,平时和院子里的邻居相处的还算融合,大家都觉得...
    雁南飞SFS阅读 243评论 2 2
  • 每每一提到我的“姥姥”,我就会马上泪眼婆婆,心如刀绞!你们肯定会问为什么?且听我给大家娓娓道来!(故事可能...
    姑姑来写作阅读 1,169评论 1 7
  • 母亲走了快二十年了,头几年,父亲一个人在家,还可以种地。我们跟母亲在时一样来来走走,帮爹做做饭,洗洗衣服,地里有活...
    通达人生阅读 374评论 2 4
  • 梁启超曾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 在梁先生看来,真正的生活,需要保持一种趣味主义,需要充满...
    清茹阅读 302评论 0 0
  • 让李大妈最得意的事,就是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从小活泼可爱,聪明好动。走到哪儿都像两个跟屁虫,一步也不想离开,那几年...
    小心方可舒心阅读 284评论 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