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是嫦娥舞宫阙。
清姿竟教仙子愧,
霓裳未解枕琼楼。
二弄梅花花如雪,
冰骨剔透天地绝。
暗香乍袭人倚栏,
临风不知晓来寒。
三弄梅花花照水,
龙女渔娘双泪垂。
未有梅花我自秀,
梅花开时我含羞。
舒纤指,
拂丝桐,
慢引瑶琴,
展歌喉。
宫商角徵,
纵然千回百转,
都向七弦收。
梅花一弄清风里,
静夜闻香伴月生。
点点寒梅冰玉肌,
因有飞雪连天横。
梅花二弄傲霜雪,
剑指苍穹气干云。
丹心敢向枝头写,
更将肝胆照乾坤。
梅花三弄春水流,
残雪销尽离人愁。
临江望断天涯路,
嫣然一笑百念休。
梅花泪,
尽随风,
江湖夜雨,
笑谈中。
说甚愁绪?
需知沧海桑田,
转眼都成空。
——夜听古琴曲《梅花三弄》杂感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据《太音补遗》和《蕉庵琴谱》所载,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琴曲的乐谱最早见于公元1425年的《神奇秘谱》。《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采用循环再现手法,后四段为第二部分,描写梅花静与动两种形象。乐曲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怀,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一首琴曲《梅花三弄》觉别具风情。
艺术从来都是独具一格的,而对于欣赏的人来说,思绪自然更不是千篇一律的。即便大方向一致,小细节里总有属于自我的因素在,从而生发出别样的情怀。甚至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里欣赏同一件艺术品,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感受。
譬如我听《梅花三弄》。
梅花,品高志洁,玉骨冰肌,凌寒送香,历来都是骚人雅士笔下的宠儿,曲中的爱物。
作为曾经的笛曲或箫曲,《梅花三弄》是经后人改编而来的琴曲。但我私心里以为,琴曲意境,更胜箫笛。笛音高亢,固然可以穿云裂石,但少了几许韵味。箫声呜咽,或许能抒缠绵悱恻,却多了三分哀伤。唯有琴曲,中正平和,清微淡远,凛凛具天地正气,隐隐显君子之风。
“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调反复演奏三次。这种反复的处理,大多数人的看法,旨在喻梅花在寒风中次第绽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个性和节节向上的气概。我以为除此之外,也自体现了梅花处变不惊的淡然与豁达。
整首乐曲共包括10个段落及尾声由两大部分构成。
前6段,是为第一部分,仿佛信息时代里设置的单曲循环,流畅明快,清新活泼,但循环中又生变化,自然不会令人生出单调乏味的感觉。相反的,在三次清灵飘逸的泛音响起之后,梅花做人的气质与节节向上的高尚品质,便都一点一点呈现在听者面前。
第二部分与前一部分相比,有了极为鲜明的变化。旋律显得更加跌宕起伏,节奏急促,音调多变,听来似乎是不稳定,可是却恒定地让我们看到了一树梅花凌寒怒放傲然挺立的刚毅画面。这样的无畏与坚挺,岂能不说是她的豁达与淡然所致?
第二部分的内容,还妙在对梅花形象塑造的变化上。赏梅之人自有体会,倘若梅林中处处都是一片肃杀,固然能感受到梅花的孤高,但终究会让人心生去意,不敢久居。因此琴曲里巧妙为我们呈现出一静一动、一柔一刚,刚柔并济的梅花形象。
于是,我们眼前的梅花,愈发千姿百态,随心所欲起来。于是,我们再听梅花,除了可效梅花之品行高洁,也可赏梅花之恬淡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