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网中第38期高正瑞坚持分享第276天。来26咨3、观39共67。8.7

与孩子沟通时,你准备好了吗?

当父母、教师要和孩子对谈时,我建议在姿态上要先准备好自己。

在肢体的仪态上,归纳下列几点:

1.让自己的肩颈处于放松状态。

2.双手自然放置,不做出指责、讨好、超理智与打岔的姿态,专注且放松地对话。

3.眼神与谈话的人,尽量维持同一水平,亦即眼睛的高度相当。

在说话的语气上,归纳下列几点:

1.说话的声调尽量平稳,勿将声音紧缩在喉头处。

2.语速平静缓慢,切莫急促。

3.说话之前深深呼吸,安定自己的内在。

呼吸是沟通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人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但是很少注意、观察或有意识地呼吸。

练习芭蕾、瑜伽、太极拳与静坐,体会呼吸与人的关系。我发现有意识地深呼吸,有助于人摆脱焦虑,若是深呼吸时能将注意力专注于美的事物,或者专注于调动心灵中的感激、爱、宁静等状态,有助于人变得更放松与平和。

不少人面对压力时,感到焦虑不已,但焦虑感带来的呼吸浅短,会成为一种不自觉的习惯,平常也容易呼吸短浅急促。若是呼吸急促而浅短,常无法如常地生活,说话也会显得急促,且易让人感到焦躁;若是呼吸悠长而深刻,则会说话和缓稳定,易让人感到宁静安然。

因此建议教育者经常深呼吸,而且有意识地深呼吸,并且随时随地深呼吸,哪怕是在开车、等红绿灯、打计算机、散步时,都能有意识地深呼吸一到三次,只要缓缓从鼻腔吸气,缓缓从鼻腔吐气即可,其他如腹式呼吸等各种呼吸法就更好了。若是能有意识地深呼吸,在面对教育困境时,就能以更平和的心境面对了。

难得

解放碑、八一步行街、洪崖洞、重庆火锅、轻轨环线………重庆即好吃又好玩儿!

难得玩的空档有时间休息、孩子们睡了两三个小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