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25: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本书的整体架构?
作者给出了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是用列大纲的形式,第二种方法,适当地合并相关章节,以问题来构建整体整个文章的架构。通过这两种方式,就可以构建出一本书的整体大纲。一本书的内容的简单罗列并不能形成整体,罗列形成功能才能形成一本书的整体结构,它是以功能为导向的。一本好书的结构都是在讲同一个主题。
问题26如何找到一本书的大意?
作者给出了四个线索,第一个从故事情节当中去找整体大意;第二个,是从书名中去概括整本书的具体大意;第三个从前言当中去理解整本书的具体大意;第四个通过整本书的构架去理解一本书的大意。
问题27阅读和写作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联和关系呢?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通过字、词、句及字词句中的语法规则,再加上各种修辞手法,组成的。而阅读的目的就是理解作者所使用字词句的含义,以及它的修辞方法,阅读和写作就是一体两面的事情,就像教书与被教一样。我们通过学习理解作者的遣词和造句,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问题28:文章中的关键句有什么特征?
从以下六个方面可以判断这个句子到底是不是一个关键句,首先这个句子你读起来比较吃力,它就有可能是一个关键句,既然我们都不懂那么,这就是我们的知识阻塞,通过弄懂它,我们就可以提升理解力;第二阐述作者判断的句子就有可能是关键句;第三作者描黑或者划线的句子;第四,在文章开头或者是末尾的位置上,有可能会出现关键句,有可能会以提问的形式出现;第五,关键字出现的句子有可能就是关键的句子;第六,作者的主要论述一般是关键句,这种论述一般是一个前提或者是一个结论。
问题29:如何判断我们理解了关键句的主旨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你用完全不同的语言把它说出来。判断一个事情你是不是理解了?就是你把他描述给一个不懂它的人,如果对方能够听懂能够弄明白,就证明你把这件事情完全的吃透了。而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句话的含义说出来,其中你可以用你自己所经历过的一个经验来形容这句话的含义,或者用一个通用的相关经验来形容这句话的道理,如果你不能够取举出现实的实例,那么你有可能就没有理解。
问题30:阅读中第八个规则有什么价值?
阅读中的第八个规则是找出作者的解答,在阅读规则中,第四个规则是找出作者想要提出的问题,这两个规则将所有阅读规则结合在了一起,通过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找到作者想要提出的疑问,然后给出作者的回答,这样就能够明白这本书到底在谈什么。
问题31:有关批评观点的特殊条件和一般思维的理解有哪些?
这个问题是作者在书中问到的一个问题,一般的思维规则有三个规则:规则一,你必须要完成分析阅读的前两个阶段才能说你诠释了一本书,也才能开始评价;第二个,是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读一本书的最终目的是你得到了启发,而不是讨论到底谁错谁对;第三个规则是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够证明自己的这个结论,你必须要能够举出例子来证明它。本文给读者提供了几个思路,可以从观点和论证的角度来着手。论点可以从作者知识不足,作者知识错误,作者的论点不合逻辑这三个方面入手;论证要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问题32,如果说一位作者的表述是不合逻辑的,那么它有哪些表现形式呢?
一般来说,不合逻辑的表述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缺乏连贯性,也就是结论冒出来了,却跟前面所说的理论连不起来;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是前后不一致,也就是说作者所说的两件事是前后矛盾的,通过这两个方面入手,我们就可以分析作者的描述到底是不是符合逻辑的。
这是今天阅读和思考的八个问题,希望我的文字能够给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