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被金马奖双影后的消息刷屏了。《七月与安生》里的双女主周冬雨和马思纯都摘得影后桂冠,这让我忍不住去看这部被人称赞的电影。
电影里,一直不安分的安生最后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七月虽然最后离去,但电影里也多处暗示她向往的是之前安生那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最后两个人的生活,故事般的互换了。电影永远是电影,但却又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写照。其实,七月是安生,安生也是七月,她们是一体的。而反映到我们生活里,仔细分析,你会发现,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七月也是安生。
生活里,又有谁不是多面的呢?只是很多时候看哪一面的力量更强,我们就展现出来了那一面,或者是迫于生活需要哪一面,我们就展现出了那一面。
可能你从小到大一直是个像七月那样的乖乖女,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非常讨爸妈亲友喜欢,也计划着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找一个喜欢的人结婚,然后就这样过一辈子。
我不知道是我身边遇到的大多是这样的人,还是中国大多数人其实都是比较像七月的,她们的生活规划也跟七月一样,都是平淡而无奇的,就连我自己其实也是这样的吧,至少也保持这样的一种想法很久很久了。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跟我一样的想法,就在突然的某一瞬间,想要去尝试各种不一样的事情,去做自己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但是等到激情一过,还是向往那种平静规律的生活。我想可能我们还是没有从我们的原生环境里走出来,偶尔的流浪只是我们对生活的一小段体验,更准确的说,那只是我们的一段旅程。
对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想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或者是因为我们一直都是这样长大的,所以我们已经习惯了;又或许是因为我们有一颗想要流浪、想要自由自在的心,却没有这个勇气,或者说是在想要自由的同时又想着能够有稳定的收入、希望可以陪伴家人;又或者是害怕自己没有足够的钱能够让自己可以在外面生活得好······人心就是这样,一直矛盾着,总是不满足。
这也是为什么本来我们体内有着多面,最终只能展现其中一面的原因吧。
我始终相信其实对于一个空白的人,是有足够的勇气去尝试各种不一样的东西的。只是在后来,我们考虑到家人,考虑到自己的未来发展,同时又害怕在外风餐露宿,害怕遇上坏人······责任加上恐惧,那股想要去尝试的劲儿也就慢慢消逝了。
曾经有一句话,越长大,越害怕。
我却认为,是因为长大,懂得了爱,懂得了责任,才开始害怕的,因为我们都不想失去我们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东西。
或许本来我们身体里都住着一个七月,也住着一个安生,最后我们都选择变成了七月。
七月与安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其实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也不是对立的。选择哪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活得快乐,在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流动。
稳定的生活久了,就给自己来一场流浪的旅行,让自己重新体验生活的不同;流浪得累了,就先停下歇息,卯足干劲,再上路。
七月当久了,就给自己换个角色,来一场安生的旅程。
七月与安生并不矛盾,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七月,也可以是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