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7 过程之美、灵魂之光

书法之美在于呈现出来的线条美、布局美、内容美。更深层次地欣赏,则是几者综合时感知到的作书者书写时的动态美(情绪、背景、当作等等)。在不懂欣赏之时,只会静态看其线条组织起来的结构,且有一定的标准,比较固化。随着深入学习与练习,感知力加强,审美具有了多面性,也慢慢更丰富了起来。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也是如此,我们都是被其书中人物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给吸引、共鸣和启发。所以,真正被动情的是过程,而非结果。

推而广之,一幅画作、一件手工艺品呢?是不是都是一个理儿?那么一个人的人生呢?

不懂得人生是啥之初,也只会静态地片面地以结果来观人、察人、评论他人。于是自己也随着自我的一种局限生活着。一位修仙者说:我来修仙就是为变强,在这里多年依然没法变强,我为何不入魔,入魔就能立刻变强。于是他堕入魔道。我想说的是修仙入魔都是变强,这是所谓的结果。同样变强的所谓结果,修仙的过程经历了艰苦,那些艰苦锤炼着身体的每一寸筋骨、锻造着每一片灵魂之光;而入魔道可以很快,过程的痛苦就是爆发式短时间逆转筋骨,那么灵魂之光呢?估计灵魂都在此种爆发式的入魔中被震成了碎片而不自知,于是,入魔之人最终都会魂飞魄散。那么魔的强最终只是魔的昙花一现之过程,居然还是没有结果可言。

因此,教育也是同理,无怪乎德国哲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要做教育者就是真实地做似修仙者般锤炼筋骨锻造灵魂之光的自己。

人生动态的生生不息之调整就是修身之本,而静态的暂时标签只是修身之本自然而然呈现的某个结果。于是,生命无论从其本质上来说,还是从其意义上来说,都如书画、影视作品一般都是其过程(内容)的呈现。过程在动,结果永远不可单一,也就永远都有希望,永远妙不可言。

又想要再次感谢尹老师的引领,还想要拥抱一直生生不息的自己。心中有光在这种时候我都能感知到,真好!

20250607  小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