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学到心理学尤其是儿童心理学,都不厌其烦地反复告诉我们:多夸奖多认可、少处罚少批评。
认可使人愉悦,使人提升自信,使人对未来增添希望。于是近些年来,教育界一改中国传统“棍棒底下出孝子”理念,广泛接受并推崇新式的开放的认可式教育。并且,随着媒体的不断教育,人们对于认可的真正的内涵也有所了解,虽然实际实施中并不一定在严格遵守。
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认可对他们来讲并不陌生,他们往往会把认可与夸奖等同。“你真棒”、“你真聪明”、“你太漂亮了”……这些夸奖的词可以信手拈来,时常挂在嘴边。然而,这些并不是真正的认可,因为所有这些“棒、聪明、漂亮”等等即便是真的,通常情况下,不受人的控制与支配,甚至也都是不可人为增强或提高的不可量化的描述。因而这种夸奖并不能给人以方向性指导,反而给人以误导,认人错误地归因,认为自己的优秀或成功源自于自己的“棒、聪明、漂亮”。而为了保持自己这种在别人心目中“聪明“的形象,他们面对新的状况或工作时往往会进行较长时间的价值判断:这件事值不值得做,如果这事简单易操作他们便不屑于做,而如果这事有较大难度,他们又会怕失败,从而迟迟不能开动,甚至拖到最后,所以大多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或多或少地有拖延症的问题。
真正的认可,应该是对行为和态度的认可,并且只是对行为和态度的认可,其他如结果都不重要。比如“你按时完成作业这样做很好,值得奖励”、“你遵守了约定,这样很好”、“你虽然遇到了困难,但一直保持耐心坚持,虽然最好失败了,但那结果不重要,这很好”等等。因为只要有了正确的行为和态度,成功或是一个好的结果只是时间问题,结果跟运气相关,而运气同“聪明”一样并不由人支配,所以结果也不受人支配。对一个不可支配或增强的事再加鼓励也并不能使其变得更好。
据说陶行知先生在担任一所学校校长时,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王友等在校长室准备挨训,陶行知却掏出了一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讶的接过了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了一块糖果放在他的手里,然后说:“这块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王友更惊讶了,眼睛睁的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道:“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我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着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
陶先生这个故事广为流传,完美而准确地展示了认可的过程。下面的这个故事是一手资料整理,不敢保证完全准确,但真实无他。
故事耳闻自清华大学某教授,故事的主人翁王总是目前美团公司高管,是该教授清华学弟,在校期间已关系甚密。王总高一时期,各科成绩不佳,尤其数学、英语、历史、政治还屡不及格。学校在各年级设立了奥数兴趣小组,每个班有3个名额,毋庸置疑地都是班里的数学尖子才有资格入选。而当时作为其数学老师兼年级数学组长的班主任老师却将其破格收录其中,当时引起很大置疑。为此班主任老师在班会上解释:这个人我每次上课时都有注意,他根本就从来不听讲,这种情况下能考出这样的成绩已是奇迹,所以我相信他只要专心努力,一定会迅速赶上,甚至可能考上清华。“考上清华”这在当时的高中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自建校26年以来一共就出过一个清华学生,现在班主任却说他这么个学渣可以考上清华,于是引来更大的置疑和议论。当时的王总受到班主任老师的认可,重新认识自我,极大地肯定自己的内在,从此发奋图强,高考唯一志愿“清华大学”,果如所愿。
心理学上管这种现象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讲的是你期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就给出相应的暗示,不断加强这种暗示并给出实现期望的路线或方式,则事情就会按照你所期待的方向发展。那么为什么夸奖一个人“很棒,很聪明”却不能达到期望的结果呢?我们明天在另一篇文字里再慢慢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