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留给后人的著作最熟悉的是《论语》,其实最大的著作应该是《易传》。
易经就是日和月,即天与地,它蕴藏了天地宇宙的能量。有人说,易经是算命的,因为它有预测未来的能力。
佛教从印度进入中国,至今1900年前,道教距今2500年前,易经距今六七千年。所以易经是群经之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古科学,不属于任何教派,黄帝内经都源于易经。
《易经》的史传说,“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圣指的是上古时期的伏羲氏和中古时期的周文王和周公父子,下古时期的孔子。后来孔子及其他圣人又把易经里面加入了 人伦道德—— 仁义礼智信。应该说 《易经》是我国古圣先贤集体创作的成果。
孔子在40岁之前的著作是《论语》,40岁后的著作是《易传》。其实孔子在44岁之前,都没有找到人生的目标。他当时到各国去宣扬仁义礼智信,但各国的君王都不为所动。孔子当时一心想当官,想为民做事。甚至当时还沦为乞丐。后来孔子研究了《易经》之后,发现它是博大精深的,甚至可以改命。
所以孔子留给后人最大的著作是《易传》而不是《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