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装台》小记:
入读装台,是由高中杨文芳老师推荐的,装台是由矛盾文学奖陈彦的作品,在文章中,我看到了光鲜舞台后无数小人物的付出。
初读装台时,我甚至都不知到“装台”也算是一个职业,从前在村口上看的舞台剧,每次看到的都只是舞台上光鲜亮丽的表演者、艺术家,甚至从来没有去注意到“装台”人这一群体。阅读此书时,我开始注意到这一职业,恰巧我们学校近期也正在举行不少需要舞台的活动,走进观察,才能够明白他们的不容易,一个个装着灯光舞美的大黑箱子,要从地上往天上安,角度、位置还大多数是有极高要求的,虽然现在社会的装台设备已经提高了,但是装台的危险和辛苦仍然存在,感谢《装台》,让我看到了他们的存在。
记得在阅读装台时,顺子作为主角,可谓是极具戏剧性,同时也极具代表性。了解创作背景后,我发现作者是根据与多个装台工作者的交谈,多个装台工作者的特点集中起来形成了顺子。顺子这一形象更加鲜活了。
顺子,一生换了三个妻子(末尾好像有第四个,但是作者没有明说,可能这是作者给读者留下的悬念吧),这个老实巴交的装台人,一辈子过的点头哈腰,一辈子讨好着所谓的“上级”,这让我想到了我的父亲,在面对能够主导他利益的人时,讨好成为了他的常态;多少次我都对他这种行为内心不满,但仔细想想,他面对的压力,是我不曾遇见的,我应该理解他。或许,点头哈腰是他在社会打磨下的“品质”,或许,这是社会中年人的共性呢。
总之,我不愿如此,或许是我幼稚,如果是,我希望能一直幼稚下去。
《装台》一书中,顺子的日子可谓是一坨屎,女儿菊花的无理取闹、上级领导的刁钻要求、哥哥刁大军的一笔烂账……一切的一切,都在压着顺子,他也曾试过放下所有,做一个“老年退休工作者,逗逗虫子,养养动物”,但是不行啊,几十号人的装台大摊子,没了他,没了主心骨,就乱了,他是几十号装台人的支持与希望。他让我想到了责任。一个团体中,领导者的重要性,领导者必须有责任心,必须踏实;我突然又想到一个细节,顺子能够让人信服的关键,就是他始终会干更多的活,借此来服人,我挺佩服他的,五十多岁的年龄,仍能够坚持干的比别人多;这算是一种好的领导方法。但是我现在决得,好的领导是否必须要能够参与“活”,是否让领导专门干领导人的事,会不会让整个队伍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呢,这是目前“管理学”存在的意义。
虽然顺子生活很烂,但是他也拥有属于自己的光;蔡素芬就是其中之一,她虽然一直受到菊花的侵犯,但是她愿意一直跟随着顺子这个老实人,吃苦吃亏都不在话下;最终她走了,对她自己是一个好的选择,对这个家庭也是。
总之,《装台》让我看到了光鲜下的小人物,就像文章中多次出现的“蚂蚁”一样,装台群体就像是蚂蚁,他们扛着比自身体积大好几倍的“压力”,忙碌于人们的视线之外。也只有特意去观察,才能够真正地注意他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