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现在有个说法叫“空巢青年”,专指那些在城市租房独居的单身年轻人。
据民政部统计,我国单身成年人的数量早在两年前就突破2亿。而珍爱网报告显示,全国的单身人群聚居城市前10名分别是: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成都、重庆、西安、武汉、东莞、长沙。最近央广网报道,中国目前有超过5800万人过着“一个人的生活”,其中,独居青年(20-39岁)已经达到2000万。
在过去,“空巢”的标签人群,是那些因父母或子女外出打工,独自留守在乡村县城得不到照顾的儿童和老人。如今,这群在大城市里奋斗拼搏的年轻人,一没有亲人相伴,二没有对象同居,也被贴上了“空巢”的标签。
年轻人才不怕孤单,他们想要的是静静
“落魄”“煎熬”“迷茫”等可想而知的负面形象,是“空巢青年”这个标签想要营造的刻板印象。
他们是落寞的北漂。在每个夜幕降临的时候,摩天写字楼里依旧灯火通明,马路上汽车堵成一路繁花,街灯下的年轻人弹着吉他唱起了《一个人的北京》:“城市夜晚虚伪的光明,遮住你的眼睛。”
他们是孤独的人间客。网上流行着一张孤独等级图,从“一个人逛超市”的一级孤独,到“一个人做手术”的十级孤独,不少年轻人都经历过了。
可是,一个人,就一定“空虚寂寞冷”吗?就一定要找另一个人来陪吗?“孤独的美食家”井之头五郎,电视剧也播了五年,一个人吃了五年,大家都觉得挺好,没曾想给他找个吃饭的对象。
日本绘本作家高木直子曾出版过多本“一个人”系列的插画作品。作为一个资深的单身独居者,高木直子用可爱的插图记录着一个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不用跟人抢浴室,洗澡洗多久都可以;可以一边喝啤酒,一边看电视,享受独自小酌的好时光;不用顾及别人的爱好,只按自己的喜好来布置家居……
虽然有时候会因为看恐怖片而睡不着觉,感冒发烧时也会感到很无助,但这些小苦恼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苦,仅仅为了这些就找个人来填满空巢,也许以后还有更大的苦。
在今天的城市里,一个上班族可以活得很自在。手机即可下单外卖,保洁搬家均可使用到家服务,通过微信就随时可以跟朋友保持着密切联系。但微信也请不要太吵,年轻人早就不怕孤单了,他们更想要的是静静。
一个人住,如果还不缺钱,那简直太爽。
其实,我们是“离巢青年”
说是“空巢青年”,倒不如说“离巢青年”更准确。
来自佛山的小怡,从小到大成绩优异,又听话乖巧,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但她从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后,不顾父母阻挠,执意留在广州工作。其实她大可不必忍受大城市高价的房租,因为广佛线早已实现两地同城,每天坐地铁上下班相当便捷。
但她的答案很明确:“这20多年来父母一直把我保护得太好,连碗都舍不得让我洗,读大学的时候也是鞍前马后、无微不至,我只需要安心读书就可以了。在我看来,乖孩子并不是一个褒义词,我一直很想撕掉这个标签。大学毕业有了经济能力后,我就想离开父母生活,要证明给他们看自己女儿是很独立的。”
去年刚毕业的小凌,在辞掉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就要不要回家乡发展的问题考虑了很久。她的父母都说:“在外面太辛苦了,回来吧。”但她的哥哥非常支持她留在大城市里,还说:“妹妹不用担心,不够钱花哥哥养你。”
于是小凌毅然选择了继续留在北京拼搏。她说:“感觉回家就是最后一条退路。回去了就再也出不来了。我不甘心!父母养育了我这么多年,我知道他们愿意继续养下去,可是我不愿意啊!这样我会觉得自己特别没有出息。”
婷婷是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在家附近的街区上学。现在工作了,依然每天回家。她经常流露出想去别的城市打拼的欲望:“在家父母对我很关心,有人照顾的感觉很好,可是也很不自由。我多想趁年轻的时候去另外一个城市看看,感受不一样的生活。”
“空巢青年”的标签,就像一场大型逼婚
“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这句改编自苏格兰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名言,想必曾经在很多“空巢青年”的网络签名中出现过,也在深夜的朋友圈里流传过。
大多数“空巢青年”一个人的生活,都是他们主动选择的结果。这些来自二、三线城市的年轻人,其实随时可以回到家乡,找一份平稳安逸的工作。没有了租房的负担,又有父母照顾生活起居,不愁吃不愁穿,再拿辆小汽车代步,生活别提多舒服。
可代价是什么?快捷的物流服务、四通八达的地下铁路、随叫随到的计程车、扫码就能骑走的共享单车、遍布大街小巷的食肆、不夜的酒吧与霓虹、各种有趣的朋友、较为人性化的公共服务、第一时间看到新片的电影院、满足艺文想象的书店和咖啡馆、每周末都有的演出与赛事……一整套现代的生活方式,“回巢”之后可能都无法享受了。
即使不重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婚姻大事呢?多少年轻人,就是因为受不了经常被家人逼婚,每每回家后待不了几天,就忍不住跑回北上广深了。回到城市的那一刻,他们才觉得自由,管你给他们打什么标签。
“空巢青年”这个说法,就像是一场从家庭蔓延到社会的大型逼婚,先将那些享受单身生活的年轻人矮化为苦逼兮兮的“肥宅”“单身狗”,然后主张成家立室、安居乐业的价值观,让年轻人变成有恒产的“中产”。
想想看,要是2000万“空巢青年”都有了巢,我们的房地产销售额得翻多少倍?在《人民日报》关于空巢青年的报道下,最火的一条留言就是:“这哪是空巢啊,压根儿就是无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