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康内和莱昂内,很难说,究竟是谁成就了谁。但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当莱昂内早早离去,莫里康内的音乐故事还在继续。
1988年,从一部《天堂电影院》开始,莫里康内遇到了另一位与他互相成就的搭档:朱塞佩·托纳多雷。二人合作的“时空三部曲”(又称“西西里三部曲”),也已成为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天堂电影院
在西西里岛的小镇上,有一座“天堂电影院”。
年幼的托托痴迷于电影。为了免费看电影,他做了放映员阿尔弗雷多的小助手。阿尔弗雷多手把手地教他放电影,把他视作自己的孩子一般。
在一场大火中,小托托凭着他瘦小的身躯,救出了受伤的阿尔弗雷多。但阿尔弗雷多还是失明了。从此,小托托接替了他的工作,当上了电影放映员。
后来,托托长大了,爱上了银行家的女儿艾莲娜。可是,由于门第悬殊,这份爱情不被祝福。在阴差阳错之下,他和艾莲娜分开了。
当他服完兵役,回到小镇,仍然沉浸在失恋的痛苦之中,阿尔弗雷多劝他说:
“离开这里,这里被诅咒了。每天待在这里,会把这里当成全世界,会相信事情一成不变……离开这里,去罗马,你还年轻,世界是你的,我已经老了。”
托托听从了他的劝告,离开小镇去外面闯荡。临别时,阿尔弗雷多叮嘱他:
“不准回来,不准想我们,不准写信,想家时要熬住,忘了我们。要是你失败逃回来,不要来见我,我不会见你的,懂吗?”
三十年后,托托已经是功成名就的大导演。他重返故土,参加阿尔弗雷多的葬礼。
莫里康内用一曲轻快的“Childhood and Manhood”,伴随托托度过美好的童年——托托在广场上奔跑,在观影席上大笑,在放映室里手忙脚乱,在和阿尔弗雷多互扮鬼脸……
乐曲跟随着小托托的一举一动,就像阿尔弗雷多慈爱的目光总是落在小托托的身上。
而当画面切换到三十年后,莫里康内用一曲“Love Theme”诉说托托对阿尔弗雷多的感激,对初恋的不能释怀,和对故乡无限复杂的感情。
虽然物是人非,但一切的一切都历历在目,就像银幕上的影像,永远不会老去。
尤其在影片的末尾,这支曲子伴随主人公到达情感的最高潮——阿尔弗雷多留给托托的最后一卷带子在银幕上放映着,托托一个人看着,看着,瞪大了眼睛,捂住了嘴,泪目了,微笑了,心领神会……
原来那片子里全是一个一个的吻!是那些老电影里被剪掉的,是小托托想看而没能看到的,是阿尔弗雷多答应帮他保管的,是全部的爱,是全部的梦,都还给你,都留给你,小托托!
莫里康内用音乐讲述的,不只是托托一个人的故事,而是我们所有人的故事——所有人的故乡,所有人的童年,所有人的初恋,所有人想放而放不下的过往。
他的音乐就和这些故事一样,貌似浅吟低唱波澜不惊,内里却暗潮汹涌百转千回。
海上钢琴师
很多中国观众(包括我在内)第一次留意到配乐大师莫里康内,是因为1998年的影片《海上钢琴师》。
影片的主人公“1900”是个天生的音乐家。他出生在远洋客轮上,没有父母,没有姓名,没有身份,但却天赋异禀,无师自通地学会了钢琴。
他和乐队一起为头等舱的客人们演奏,也偷偷溜进三等舱为大伙弹奏欢快的舞曲;暴风雨的夜里,他和音乐、和钢琴一起,在大海的怀抱里摇荡;明媚的阳光下,他的音乐就像微风一般,轻抚无名女郎的脸庞……而这些曲子,都没有乐谱,都是从他的心底流淌出来的。
当人们惊叹于1900即兴演奏的天才时,突然意识到:这个虚构的天才背后,有一个真正的天才——莫里康内,他是这些曲子的原创者。
一曲“Playing Love”缓缓诉说1900那尚未萌发即告终结的爱情,讲述他从未踏上过陆地的奇幻人生。相比恢弘的主题曲和舒缓的钢琴独奏,我更喜欢马友友用大提琴演奏的版本,沉静,温柔,仿若天鹅绒缠绕心头。
看过这部片子的人,都对1900与杰里·罗尔·莫顿斗琴的片段印象深刻。一位虚构的高手,和一位历史上确有其人的高手,在一艘虚构的船上过招。结果,1900用他根本看不起的“炫技”,轻取对手。
而最能展现莫里康内的作曲才华的,是一曲“5 Portraits”。莫里康内用5段音乐,刻画了5位迥异的人物,简短利落,却恰如其分、惟妙惟肖:
一位与情人串通谋杀了亲夫的女人,正在卷款潜逃的途中,她抽着烟斗,陷入沉思,有太多太多的事需要隐藏。
一位无论如何也无法忘记过去的男子,他面无表情,却眼神忧郁,一个人静静停留在思绪万千的回忆里。
一位用力踏出舞步的年轻女士,泪水冲刷着黑色的眼线,在脸颊上留下两道泪痕,她仿佛是将要遁入空门的妓女,已洞悉世情、勘破红尘。
一位混迹于头等舱的偷渡客,他穿着偷来的不合身的西服,踩着鬼鬼祟祟的步子,对即将到达的美国充满了野心和渴望。
……
影片里,小号手麦克斯折服于1900的洞察力,他对1900的评语也正好可以用来评价莫里康内:
“他知道怎么读——不是指读书,任何人都能读书,他知道怎么读人——参透人们的举手投足,他们的阶层、声音、气味、家乡、故事,一切的印记。”
莫里康内参透了这些人,用音乐刻画这些人,就像一位老练的画家创作肖像素描,下笔精准传神,纤毫毕现。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莫里康内和托纳多雷合作的“时空三部曲”第三部,是《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这部电影用优美的音乐和镜头语言,塑造了一位美艳不可方物的女人——玛莲娜。
莫妮卡·贝鲁奇饰演的玛莲娜,在影片中一次次走过小城的广场。她美丽的容貌,婀娜的身姿,优雅的步伐,牢牢锁住了每一个男人的眼睛,也招来女人们咬牙切齿、议论纷纷。
承受着众人的目光,玛莲娜走得平静、坚定,但是,低垂的眼眉,泄露了她内心的压力。
莫里康内用充满节奏感的音乐,去迎合她的步点,让她的每一步都好似踩在琴键上。一次一次,相同的曲子,相同的步伐,配上不断更换的服装、发型,令这一幕充满了仪式感和震慑人心的美。
在孤独的夜里,玛莲娜思念着被派往前线的丈夫。她紧紧抱着丈夫的照片,随着“Ma I'Amore No”的曲子起舞。
灯光勾勒着她的曲线,映照着她脸上的泪珠。男孩雷纳多趴在墙上偷窥,由此得到了他人生最初的启蒙——关于爱,也关于美。
在莫里康内的音乐里旋转着、沉醉着的玛莲娜,是不可替代的。她是人们埋藏在内心最深处的,最纯真的爱恋和最隐秘的欲望的结合体……
与莱昂内、托纳多雷的成功合作,令莫里康内有了世界范围的声誉。但他的经典之作,远远不止这些。比如:
为1981年版《茶花女》创作的“Petite Creature 2”;
为1997年版《洛丽塔》创作的所有配乐;
被昆汀·塔伦蒂诺用在《无耻混蛋》中的“Un Amico”;
用在《被解救的姜戈》里的“Sister Sara's Theme”;
等等等等。
这些作品,只要有一部,就足以让一个人从“白丁”变身为“大师”——而莫里康内竟然有数十部。
在很多影迷、乐迷的心中,他是电影配乐界“神”一般的存在。他用音乐刻画,用音乐讲述,留下了无限婉转曲调,无限缱绻时光和无限温柔回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