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更有意义的终极问题是,保持问自己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
这是老师送我们的,一把非常锋利的刀,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混乱中,迅速结束战斗。然而想用好这把刀,并不是来自于关键的时候,拔出来用一下,而是要经常拿出来耍一耍,就像“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那样,只有经常练习,才能熟能生巧。
“什么更重要?”这个问题带有很强的时效性。在人生的不同的成长阶段,重要的事情也会发生变化,我们要尊重这些变化,接受这些变化。并且,还要随着这些变化来调整自己,而不是墨守成规。
我前两天,对这个时效性的理解是,如果你认为这个事情在当下是最重要的,比如说投资,你能判断它是重要的,而你没有采取行动,那么等过了这段时间,它的时效性不在了,你就会错过这次机会。
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我会想到,我过去认为很多事情很重要,但是我却没有采取行动,进而把我带入了后悔和自责。
然而现在想想,老师指的这个时效性并非如此。
他的意思更趋近,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不同的成长阶段,对自己重要的事情也不同,而这个不同也来自于自己的成长,而这个时效性,指的是我们要接受这个不同。
比如:我去年这个时候,当时刚刚接触“得到”,脑子中也刚刚有了那么一丁点儿付费的概念。记得有一次我下载了多少app,发现上面全是收费的,没过两天我就把它卸载了。结合我当时的经济实力,我还是把重点放在了搜寻资源上。
当时我也有冥想的做法,通过听的音乐,静坐几分钟,有时候是读、听《心经》《金刚经》,我当时认为这样做比较重要,也缓解了我当时的也焦虑。
然而,一年后的今天,当时我的这些重点做的事,都已经发生了变化。虽然没有多少钱,但我已接受并践行了付费,也得收获了付费给我带来的好处。
而现在冥想的时候,我也从之前的几分钟调整到了40分钟,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关注呼吸。并把这种行为,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
我们要不停的问自己: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因为不停的问自己,进而也会不断的产生思考,随着思考的深入,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接受这个变化,因为它代表着自己在成长!
回顾一下这一周的主题,老师重点从三个方面来展开了阐述。
1.财富自由需要的“数学知识”
我们可以把“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用不等号“>”来理解,这样显得更清晰直观。如果,中间画的是一个等号“=”,那么它就代表着对概念的解释。如果,这个概念被定义的清晰、准确,那么就可以用“=”来表示。反之,我们只能用“约等于号”或“不等号”来表示。
这些神奇的“数学知识”,能让我们更加清晰、直观的,看清符号两侧的世界……
2.如何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背后的原理:我们之所以不喜欢当下做的事情,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把当前的事做好。
我们所纠结的问题在于,我们当前干的这一行是赚钱的,还是有成长的,还是有成长率的?
如果,我们干的这一行只是属于赚钱,那么“干一行,爱一行”是不是就亏了?是不是就是一种没有远见的表现?
这样分两种情况:无奈的时候和有选择的时候。
当我们前期无奈的时候,我们也只能做赚钱的工作时,我们就要选择把手上的这副牌打好,这是一个最佳的策略,否则,将会一如既往地陷入无奈之中。试想,如果你不能从当下做的事情中获得成长,获得能力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又怎么会出现,有选择更重要的事情的机会呢?
爱上一件事方法:先把它做好(能感受到在这件事上进步)
具体做法:掌握最少必要知识,立刻去践行。
人们总说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在其他事情上,其实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在那件事上遭受挫折,不要逃避,做好任何一件事都不简单,总不能逃避一辈子吧!(赋予意义和选择正确的难受)
3.“更重要”的反面是什么?
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问问身边的人,我就尝试的问了一次,得到的答案是:不重要。我只是笑笑,并没有作过多的解释。
然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到的也是不重要。像之前对比较的理解,“比较”不就是一个好一个不好吗?“比较”一个把另一个比下去吗?“比较”不就是说你行我不行吗?这样来理解真是太片面了……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飞错即对。更重要的反面是重要,它们之间是相互的关系是串联顺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也是相互依存的,缺失的任何一环,电流都不会顺畅的通过。
关于“比较”有一句话很安慰人,所谓的进步,其实并不是从傻X变成牛X的过程,而是从愚蠢变得不那么愚蠢的过程。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大家都是菜鸟,只不过你变得不那么菜而已,但最终你还是菜鸟!戴上这副眼睛看世界,确实变得好玩很多……
总结:
经过这一周的学习,认识到了人生的终极问题: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看似简单的一个问句,想把它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中,时时刻刻做到,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希望未来有一天,当我再回顾今天这个时刻的时候,可以感叹地说:当时我还在刻意的提醒自己,在生活中问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