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坚持第1341天分享(2020/12/28)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披露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5亿人罹患抑郁症,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18%,截至2017年,中国有超过5400万人患有抑郁症。
近些年来抑郁症这个话题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没有人喜欢它,每个人都想离它远远的。可有的时候它真的不那么听话,不知道什么时候,它就这样来了,没有任何的商量余地,就这样让我们置身于黑暗之中。我们用力的挣扎着、努力着,想尽一切办法,想要走出这个黑暗,可是似乎你越挣扎,就越是无法摆脱,真的好难!
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抑郁?如何走出抑郁呢?
你会发现一个问题,抑郁症就好像一个标签一样,很可能会引导当事人只关注自己抑郁的“证据”,心情低落、行动减少、疲乏感、挫败感、情绪失控等,而这些状态都会被默认。但是当事人却完全看不到自己的力量,也不敢相信自己会有未来,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都不是一个抑郁症患者所拥有的。
那么从焦点解决的视角来看,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力量,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更好。当面对抑郁来访者时,焦点咨询师不但看到了抑郁给来访者带来的困扰,同时也看到了当事人是如何在抑郁中努力的。
那么我们如何运用焦点解决来引导当事人看到他在面对抑郁时所做的努力呢?
对“抑郁”的有效提问:“这么不容易,你是怎么去面对它的呢?都做了哪些尝试呢?”
“当它出现的时候,你做了些什么来减少它对生活的影响呢?”
“尽管很不容易,但我在想,你是怎么照顾自己的呢?”
“尽管你感到很无力、很难过,那在这中间有什么事情依旧是你能做到的?而这些对你自己而言又说明了什么呢?” “你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呢?”
“在这段时间里,你身边有谁一直陪伴着你呢?” “他对你有什么期望?”
“谁最了解你?如果你偶尔能击败抑郁,哪怕时间很短,他会对你说些什么?他说的话可能会让你产生什么样的变化?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如果你的生活不再被它控制,你会有什么变化?还有呢?”
“从1分到10分,如果1是你感到最糟糕的时刻,而10是最美好的时刻,你现在会给自己打几分呢?是什么让你打了这个分数呢?这个分数里又包含了哪些呢?如果要提高0.5分的话,你会尝试做些什么呢?”
“你有过很艰难,甚至想要自杀的时候,那是什么支持着你活了下来?” “当你现在想到时,你觉得那时自己最大的坚持是什么?”
“当你感觉好一些的时候都会想什么呢?那个时候都发生了什么呢?是怎么发生的呢?”
“当你陷入情绪当中时,你一般会如何面对?会用什么方法呢?都做过哪些尝试呢?你是如何找到这种方法的?”
“你最近一次克服抑郁是什么时候?哪怕持续时间很短,当时会有什么不同呢?你做了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呢?当时有什么想法呢?而这些对你又有什么样的帮助呢?你是怎么发现这些的呢?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呢?还有呢?”
“你和药物是怎么相互配合的?你和医生是怎么共同努力的?你觉得这个进步有百分之多少是因为药物,有百分之多少是因为自己的努力?”
“药物只能让你睡得更好、更有力气,但却不能让你从床上爬起来,穿戴整齐之后坚持去上学,你是怎么做到这些的?”
对于焦点解决咨询来说,此时咨询师保持尊重和好奇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相信当事人是有资源的、相信例外的存在、相信当事人是有力量,而咨询之所以起效也是源于这个立场。
慢慢的当事人就会用新的眼光去看待眼前这个黑暗的抑郁。这种新的视角,会让奋力挣扎的当事人看到希望,让他不再沉迷于黑暗,而是在黑暗中找寻到力量。
而且随着咨询的深入,当事人在发现自己力量的同时,也会发现,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讨厌的、黑暗的抑郁,也给自己带来了一些潜在的价值。比如说,正是因为它的出现,才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思考,才让我们有了面对自己、成长自己的机会,才让我们有了重视生命的机会。这个时候那个黑暗的抑郁似乎并没有那么可怕了。
身处严冬之中,我终于领悟:我心中有一个永生不衰的夏天。——Cam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