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内企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并非巧合,也非运气。行业内存在的竞争根植于行业的基本经济结构,它会超越现有企业竞争行为的边界。行业内的竞争状态取决于五大竞争力,
迈克尔 .波特 的五力分析
这五大竞争力的合力决定了行业最终的赢利能力,而赢利能力是用投入资本的长期回报率来衡量的。并非所有行业都有相同的赢利潜力,五大竞争力的合力不同,决定了不同行业的最终赢利能力也不同。在诸如轮胎、纸和钢材行业,竞争强度比较大,几乎没有企业能赢得可观的回报;在石油设备和服务、化妆品以及化妆用具行业,竞争强度则相对不大。
行业内的竞争有降低资本回报率的趋势,这种力量会一直推动资本回报有降低至竞争回报率的下限水平,即达到经济学家所谓的完全竞争的回报率。这种竞争回报率下限,又称“自由市场回报率”,与扣除了资本损失风险的长期政府债券收益相当。
投资者不可能长期容忍低于这个下限的回报,因为他们有权投资其他行业。如果企业的长期回报低于这个下限,就只能选择退出行业。
行业内存在的回报率低于经过调整的自由市场回报率,可能会刺激资本进入行业,或者是新的企业进入,或者是行业内现有企业增加投资。
行业竞争力的强度决定了资本投资流入的程度,资本流入驱使着整体行业回报率下降至自由市场水平,这样企业就能保持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率。
五大竞争力,即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买方的议价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反映了行业内竞争不仅存在于行业内现有的企业之间。买方、供应商、替代品和潜在的进入者都是行业内企业的“竞争对手”,竞争的态势是否明显主要取决于具体的行业发展情况。广义的竞争可以称为“扩展竞争"(extended rivalry )。
五大竞争力的合力决定了行业竞争的强度和赢利能力。谁拥有最强的竞争力,
谁就将起到统领作用,因此从战略制定的角度来看竞争力是最重要的。例如,若一
个企业受到一个更高级且低成本的替代品的威胁,那么即便该企业在行业内处于强势市场地位,且没有潜在的进入者的威胁,其回报率可能依然很低。就算没有替代具体的
品或行业进入壁垒不高,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也会限制潜在的回报。竞争强度的
结构 极端案例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完全竞争行业,在这里行业进入完全是免费的,行业内
过程中 现有企业相对供应商和买方没有任何议价能力。由于众多企业生产的产品相似,行 业竞争不受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