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专业导论课。我能量满满地去上课。上课铃响了,我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在容纳100多人的教室里,大家都挤在后面,前三排只有一个学生(学生总数是81人)。
我从来没见过这阵势,导论我上了四年了,虽然只有一次课,但每次大家都会被我点着,眼睛里全是光。专业课也上了四年,从来不担心到课率、抬头率、前排入座率。
我没有按照计划讲,而是先建了微信群,活跃了一下,又做了个波澜起伏的自我介绍。在这期间,只有一小部分人搭理我。
我强忍着这种物理和心理上的距离,开始讲课正式内容。中间插入了好几个问题让他们思考,慢慢的,更多学生融入进来了。但还是有三分之一的人学习状态不在线,好多人还在写着什么。
课间还没到,我就忍不住下去看,看那些学生到底在干什么。我一下去不得了,收拾东西的声音呼呼啦啦的。但还有好多没来得及收,我发现了:他们在写高数作业。
我就问:你们为什么写高数作业呢?是刚上完高数,还是马上要上?他们说,都不是。我说那是什么原因呢?同时我也加了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选择了现在的位置?
在我的鼓动下,学生的声音来了:
你这是导论课,不考试也没学分……就是做到前面去也学不到东西啊……反正也是听不懂,还不如坐后面……高数就不这样,因为它重要呀,那是整个理工科的基础……老师讲得好了也会坐前面……
听到这里,我赶紧追问:是我讲得不好么?学生们急急忙忙的澄清:不,不,你讲得挺好的……
这是我赶紧找了个台阶,对所有人说:有同学建立了假说,说老师讲得好的话,学生们就会做到前面。如果你觉得他说的对,同时也觉得我讲得好,请你调整座位。
结果有2/3的学生挪动了座位。
之后我就总结,到底是什么让学生选择了靠后的座位,并进一步选择是认真上课,还是做其他事。我分析有三个因素:
1. 取决于是否考核,以及如何考核;
2. 取决于老师的授课水平;
3. 取决于内容是否重要。
我还做了问卷调查,可惜我现在没时间整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