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我经常在姨妈家玩耍,因为妈妈爸爸上班顾不上看我而我又太犟不去幼儿园,从小就没见过爷爷奶奶,唯一的外婆那时候眼睛还不好,姨妈那时候的工作正好是轮班制,上几天就会休息,所以自然而然地我就被派发到了姨妈家。记得那时候,每次一进姨妈家的门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这么一种景象,头上有噗啦噗啦飞的鸽子,地上有蹒跚学步的小鸡,当然少不了迈着矫健步伐呼啦着翅膀的大公鸡母鸡们,笼子里有可爱的小白兔,还有叽叽喳喳的小鸟,好不热闹,这些小动物们占满了姨妈家的整个院子,窗台上还摆放着各种花,这些都是姨夫养的,平时大部分都由他一个人打理照料。小时候的我只觉得这些东西很有趣,便经常和姨夫一起喂食给那些小鸡们,令我惊奇的是,他自己养了许多小虫子装在瓶子里,来喂食小鸡。我记得我很奇怪的问过姨夫为什么不直接用饲料喂,他说用虫子喂小鸡会长得好。而且姨夫还给每一个动物都做了自己的窝,因为姨夫本身就是焊工出身所以他做的这些“小家”都手艺精湛而且很独特,让我印象很深的是他给即将下蛋的母鸡做的窝,基本的架构是用焊条焊出来的长大概一米宽80厘米的笼子,笼子里顶部挂着电灯,通电后就会亮,母鸡的“床”是用厚厚的稻草堆砌而成,晚上母鸡“睡觉”的时候笼子外面就会用帘子罩起来。一直以来我都惊叹姨夫的手艺,基本上姨妈的兄弟姐妹们谁家需要焊什么东西都是姨夫亲自上阵完成的。
我上学之前童年生活的很多记忆都是在姨妈家留下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姨妈的儿子也就是我表哥他是家里最大的孩子,主要是特别会和小孩子玩,所以家里其他的小孩也很爱找他玩我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姨妈家经常是这样一种场景:五个孩子正在尽兴地玩耍的时候,姨妈会以她得天独厚的大嗓门高吼“你们中午想吃什么呀,吃捞面行不行呀“(捞面就是打卤面),通常我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好的“,原因是孩子们聚在一起比较注重玩,不管吃什么饭都会特别香(因为害怕饭被抢光,所以会很努力的抢……)而我只要一回家就不好好吃饭,妈妈为此很伤脑筋。她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姨妈经常会说“你闺女在我家特别能吃,要不把户口改到我家,当我闺女吧”。反正当时的我是很喜欢呆在姨妈家的,因为只要表哥上学回来就会和我玩,而小孩子通常会比较依赖总和自己玩的人,以至于长大以后只要有什么电脑方面的问题我都会麻烦表哥,不单单是因为他精通电脑,我觉得是一种习惯吧。表哥结婚的时候,我竟然有点小失落因为我知道 以后不能总麻烦表哥了,也不能像小时候一样和表哥那么亲近了,我知道这是一种年少的情结,那种渴望陪伴的心态。没多久嫂子怀孕了,给表哥生下个可爱的儿子 ,而表哥依然很喜欢孩子,经常会和他儿子玩各种游戏,大一点的时候经常有大人问小侄儿:“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呀?”小侄儿通常会奶声奶气地说:“我喜欢和爸爸在一起。”每当这时,我可爱的嫂子总会露出失望的表情。哈!看吧!孩子果然还是喜欢经常和他玩的人哦!各位父母知道如何讨小宝宝欢心了吧!
我记得小时候表哥经常会给我做很多手工,家里人常夸表哥手巧,我想这应该是遗传了姨夫的基因吧。他父子俩还很像的一点就是,都比较沉默寡言。姨夫的程度比较严重些,他和大人们好像从来不怎么交流,他每天除了上班,照料他那些动植物们,就是看书,而且是比较老的那种武侠小说,他的衣服从来都是工装,到现在都没换过,我表哥刚结婚的那几年,我嫂子每年会给他买衣服,可他从来不穿新衣服,以至于我嫂子知道他的习惯后,慢慢地也不再给他买新衣服了。所以,在我心里姨夫一直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人,但他对孩子还是比较和蔼可亲的。我姨妈是一个挺能说的人,嘴里藏不住话,伶牙俐齿的,嗓门还尖,经常不知道哪句话惹怒了姨夫,接下来就是很长时间的冷暴力,按姨妈这性格,通常憋不了两天就会主动和姨夫说话。小时候隐隐约约会听到大人们在谈论姨妈闹离婚,现在看来这么多年他俩也很平静的过下来了。我有时候会想可能姨妈是在将就吧,也许她对姨夫根本没有感情。可是,我发现我错了,姨妈平时的作风是大大咧咧,什么都不在乎,可是我发现他和姨夫说话的表情和眼神是温柔而又充满期待的,在姨夫面前她像一只温顺的小羊,即使现在年龄大了,依然如此。而姨夫在和其他亲戚说话时,也会说“姨妈身体不好,要多为她多攒点钱”。原来,他们是相爱的。至少在他们自己看来他们是匹配的 ,可能姨妈这种咋咋呼呼的性格也只有姨夫才能hold得住吧!
现在姨妈经常会和她的好姐妹们出去旅游,虽然一直以来姨妈家的生活还是比较拮据的,但是姨妈很乐观,她经常会给我妈普及她的理念(我妈是属于比较宅的人)“现在腿脚还能走要多出去看看,要对自己好点儿”说实话,我挺欣赏姨妈的生活态度的,姨妈一直以来就是小区的秧歌队队员,什么活动她都很积极,别人觉得她挺能折腾的,可是她乐在其中。
他们都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伴我长大,虽然很平常琐碎,但是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