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韩大爷的杂货铺
1.
我有一个小米缸,妈妈告诉我要盯住它,饿了就进去掏米吃。
有一天,小明的遥控电动车跑到我家院子里,突突突突,很好玩,我追啊追,追到天黑。
回来后,肚子饿,发现米缸空了。
妈妈告诉我:跟你说过要盯住的,你怎么跑了呢。
2.
我从小饭量就很大,每次要吃掉一碗米。
有一天,小红穿着新裙子跑到我家,绕来绕去,真好看。她跟我讲小明的爸爸给他买了电动车,我不服,与她争辩,告诉她我的爸爸多么多么好,多么多么厉害,吵到天黑。
小红走了,我好累,更饿,掏出了两碗米吃掉,米缸又空了。
妈妈告诉我:你太傻了。
3.
日子一天天过去,妈妈跟我说:你吃了那么多米,但都是爸爸妈妈给你倒进缸里的,为了防止哪天爸妈不在家,米缸又空了,从今天开始,你要多长力气,试着自己往小米缸里倒米。
有一天,小明上午喊我陪他玩,小红下午喊我陪她玩,玩了一天,我饿了,发现米缸又空了,我却耗光力气,提不起米袋子,饿了一整晚,等到第二天爸妈回来,向他们哭诉。
妈妈告诉我:那天,小明上午跟我玩,下午就去练力气了,小红下午跟我玩,上午就把米缸装满了。
4.
小红越长越好看,我真喜欢她。
我们经常一起玩,一起吃米,我给她写纸条,她也给我写纸条。
我告诉妈妈:我要娶小红做媳妇呢。
妈妈说:好啊,但是哪天爸妈老了,你娶了小红,你既要给爸妈的缸子里加米,又要给小红的缸子里加米,还要给你们孩子的米缸里加米,你的米缸这么小,怕不够分呢。
我说那怎么办。
妈妈告诉我去学种稻子,学会种稻子,米就会越来越多了。
真难学,几个月都学不会呀。
妈妈问我怎么学的。
我说我拼命研究学种稻子的正确方法,每天都问大人们如何种得又快又好,还向别人打听怎么分配干活的时间保证效率更高,我甚至还预测在这片地种收成多还是在那片地种收成多,我还研究插秧的时候是这个姿势还是那个姿势能让自己轻松点,是往这边插还是往那边插。
妈妈告诉我:你不用费力那么多,直接下田干活就是了。
5.
小明也喜欢上了小红,他要把我的小红抢去。
我告诉妈妈小明要抢我的小红了!
妈妈说,小红本来也不是你的,小红是人不是东西,怎么可能被抢来抢去呢。
我一想也是。
过了几天,小明加紧攻势,他特别会讲笑话呢,我们仨一起在田里干活的时候,我就见他逗小红笑,讲一句,小红笑一声,她笑得开心,我急得快哭了。
我回去求妈妈教我讲笑话。
妈妈说:你不要学这个,你要多注意小米缸,别让它空了。笑话可以以后讲,米缸空了,你和小红就饿死了。
所以,小明每开口讲一次笑话,我就每低头干一次活。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小红做了我老婆,小明饿死了。多年的讲笑话养成了职业病,有人说小明死的时候还在嘎巴嘴呢。
6.
靠天吃饭太不保准了。
天上坐着个老爷爷,他一高兴,我们全村的米缸就满了,他一生气,我们全村的米缸就空了。
大伙都是有气节的,再苦再穷也不拍老爷爷的马屁,连续饥荒了三年多,我们有了点变化,每天都伺候得老爷爷乐呵呵,插秧时都跪着。
妈妈跟我说:你瞧,脑子是打不过肚皮的,要想不跪着,先别让自己饿。
我跟妈妈提建议:太难了!日子太苦了!这样下去太让人绝望了!人生太悲惨了!
妈妈告诉我:提建议谁他妈不会呢,关键你得去做啊。抱怨谁他妈不会呢,大家面对的情况都一样,别总跟自己描述眼前是什么样的景色,要多问问自己在这样的景色下,自己还能做什么。
我想了好久,走了好远,学会了新的种植技术,试验三年,就可以不用看天的眼色吃饭了。
隔壁孙爷爷坚决反对我将技术推广,他甚至觉得我自己着了魔道,注定没有好结果,他四处跟人讲我技术的坏处,村里的人也相信他的话,觉得我这就算完了。
我跟妈妈说:孙爷爷不善良,背后说我坏话。
妈妈告诉我:他那是饿的。你饿得狠了,你也会不善良,等你肚子饱了,米缸满了,你说的话都会悦耳,性情也会更畅达,举止也会舒雅得多。
我说:那新技术还要坚持吗?
妈妈告诉我:你不一定是对的,同时也意味着,你也不一定是错的,放胆做就是了。
三年后,大丰收。
我将自己的米缸装满后,给大伙分了些,把孙爷爷的米缸也填满时,他快活地笑着:我一开始就觉得你是对的!
7.
我成了村里的大英雄,大家都在注意我。
我和他们一起割稻子,他们就凑过来说特别好听的话。
他们问我怎么研究出来好方法的,怎么让米缸那么满的。
我就讲啊,我就开心地讲,我是经历了多少故事,走过了多远的路,我就讲米缸满了我有什么感想,我就讲要想让米缸满你们得如何如何。
晚上回家,妈妈问我,米缸里的米剩多少了。
我说还有大半缸。
妈妈问我今天都干什么了,我讲了一通。
妈妈说很精彩,但没有一件事是能帮助我往小米缸里多添一些米的。
我说全村人都知道了我的米有很多呢,多值得讲一讲。
妈妈说:你可以讲,但将来如果你的米变得特别少,全村也都会知道的。
8.
村里来了一个怪人,又来了一个,又来了一个,他们成群结队,搭好台子,每天都演好多戏,看戏的人也越来越多。
一开始他们讲故事,有的逗人哈哈笑,有的把人弄得哇哇哭。
后来他们也讲故事,只是这故事貌似跟大家越来越有关系了,说的话也让人感到痛快,村里的人再遇到矛盾和争论,都喜欢引用他们的台词,甚至一件事情发生,都要先听听戏里怎么说,然后再吵啊吵,不停吵。
在田里干活的间隙,大家都从兜里掏出自己的纸给别人看,上面记载着各种台词,彰显自己对某个事情的立场和倾向。
彼此也都看看别人纸上记载的东西,借此机会瞧瞧谁和自己志同道合,再恶狠狠地瞪一眼与自己记载的东西观点相悖的人,甚至有时明争暗斗起来,彼此嘟囔着“我是对的!”“我才是对的!”
大家放下劳动工具,坐在田间地头,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评判是非,讲论功过。
晚上,我回到家里,发现我的小米缸空空如也,周遭越来越失控。
妈妈问我:又干了这么多天活,你学会新的技术了吗?你学会如何增收了吗?
我失落地答:没有。转而振奋起来:但我学会了明辨是非!
妈妈哦了一声,告诉我:那你还真是了不起呢,人临死前能做到明辨是非都太难了。
你的米缸怎么样了?
我答:空了。
妈妈再问:那些台上演戏人的米缸呢?
我答:满了。
妈妈问:他们的台词你都同意吗?
我说不同意,尤其是有特别嘴毒的,大家都不喜欢他,都骂他。
妈妈告诉我:可结果是,你们骂的认真,人家玩的写意,你们越计较米缸越空,倒是把别人家的米缸填满了。下次再爆出来什么热点事件,大伙在田间地头问你怎么看,你不要急着开口说,先回家看看米缸就行了。
9.
我有一个小米缸,妈妈告诉我要盯住它,饿了就进去掏米吃。
有一天,小明的遥控电动车跑到我家院子里,突突突突,很好玩,我追啊追,追到天黑。
回来后,肚子饿,发现米缸空了。
妈妈告诉我:跟你说过要盯住的,你怎么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