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研究社会心理学的书,我们生活的周围,其实都可能被顺从性所影响。
我们为什么会当软柿子的原因?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受哪些心理原则的影响?我们为什么会在某一个触发特征出现的时候,不假思索的作出机械反应?
我们来一一解读。
一。影响力的武器。
我们大多数人的行为都是模式化的,比如大多数人都认为,贵的就是好的。我们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给一个理由的成功概率更大。
利用对比心理,比如像你先拿一种轻的东西,再拿重的东西,就会觉得第二种东西比实际上更重,或者我们在聚会上,先跟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人聊天,接着插进来一个相貌平平的家伙,我们会觉得第二个人糟透了,其实他并没有那么索然寡味。
所以媒体总是拿美的超乎现实的模特向我们狂轰滥炸,我们说不定会因此觉得自己的伴侣,欠缺身体上的吸引力。男生约会前,如果看霹雳娇娃剧照,就会觉得约会对象魅力欠佳。
服装店店员,会在你买了贵的的衣服后,再向你推荐搭配单品,房屋销售会先带你去看糟糕的房屋,汽车经销商会在你签下合同后,建议你升级内饰,都是这个道理。
二,互惠。给予索取再索取。
利用互惠心理和别人报恩的需求,来影响客户,削弱你不喜欢带来的影响。互惠心理,甚至救了世界大战中的士兵。
一旦你接受了别人的照顾,你就完全被人控制。一个人靠着硬塞给我们一些好处,就能触发我们的亏欠感。互惠原理能够触发不对等交换。比如姑娘们要自己买单,可以减少更大的损失。
互惠式让步。第一条要求,故意让你接受不了。特意设计第二条要求,就迫使你觉得你也要让步而答应。
互惠原理和知觉对比,能产生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强大力量,发挥出惊人效用。拒绝――后撤手法,让我们变得蠢到家。
如何拒绝?互惠原理告诉你,人家怎样对你,你就有权怎样对他。要抵挡应用互惠原理的请求者,因为我面对的将是一个可怕的敌人,靠着向我们示好,主动让步,争取我们的顺从。
我们可能会屈从于互惠原理。我们只是要善意回报善意,并不是要善意回报诡计。只要把商家的一切小恩小惠,当做销售手法,而不是礼物,就能轻易拒绝他的要求,免受互惠原理的影响。互惠原理说了公正的意思,就是盘剥的行为,要还以盘剥。
三,承诺和一致,脑子里的怪物。
商家利用言行一致,来促销他们的玩具。先宣传一款根本不会让你买到的玩具,让你买一款其它等价的,然后再利用你对孩子的承诺性,让你第二次再去购买。赚个双倍的价钱。
募捐的人给你打电话会先问你好不好,然后再让你给那些处境不好的人捐款。这就是他们的标准募捐法。
从小请求开始。最后让你答应大的请求。是利用了人们言行一致的心理。
个人承诺是预防客户撕毁合同的一种重要心理机制。只要把承诺写在纸上,就会出现神奇的事情,他们当真会照着写的去做。公开承诺往往具有持久的效率。费尽周折才能得到某样东西的人,比轻松就得到的人,对这件东西往往更为珍视。
只有当我们认为外界不存在强大的压力时,我们才会为自己的行为发自内心的负起责任。教育孩子也是一样,贿赂和威胁的压力,只会让孩子暂时顺从我们的愿望。如果能够让孩子对他自己的行为负责,他就能自觉的做好自己的事。
俗话说,占小便宜吃大亏。抛低球就是利用这个道理。先给你一点便宜,其实到最后,你损失的并不少。商家基本上都会利用这个原理,来吸引顾客。
如何拒绝?死脑筋的保持一致,愚不可及。我们只需倾听自己肠胃的声音,只需要一语道破他们在干什么就行了。
一开始就拒绝,比最后反悔更容易。不要随随便便作出承诺。因为你一旦没办法做到,会成为你的压力。因为我在我们的文化里,言行一致,是被大家所称道的。
四,社会认同,脑子里的怪物。
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时候,没人会想得太多。
我们都倾向于社会认同,完全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所以那些偏颇甚至伪造的证据,也能够愚弄我们。调酒师自己在罐子里放小费,来吸引顾客给小费,就是利用这种原理。群体的吸引力是很大的。
一般来说在我们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时候,我们就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
如何拒绝?一般而言,在需要紧急救助的时候,你的最佳策略就是减少不确定性,让周围人注意到你的状况,尽量精确的说出你的需要,不要让旁观者自己判断。
绝对不应该完全信任,类似社会认同这种自动导航装置,哪怕没有坏分子故意,在里面添加错误信息,有时候它也会发生故障。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能总依靠他人的行动来指导自己怎么做。
五,喜好,友好的窃贼。
一个人的外表魅力,能够增加别人喜欢他的筹码,增加别人对他的正面判断。两个人如果有共同的爱好,也是互相吸引的加分项。也就是有相似点。
接触时间越多的人,就更容易产生喜欢的心理。虽然接触带来的熟悉,往往能导致更大的好感,可要是接触本身,蕴含了让人反感的体验,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以团队为向导的学习,能缓解这种敌对状态。
条件反射和关联。
人们都会对带来好消息的人产生好感。比如,遇到坏天气,人们就会讨厌气象预报员。
人们对就餐期间接触到的人和事物更为喜爱。
如何拒绝?,遇到别人使用喜欢原理,而让我们买他的东西是时,我们要把他的人和他所卖的东西的好坏区分开来。只根据生意本身的好坏做决定。如果我们分不清界限,就会酿成大错。
六,权威,教化下的敬重。
很多人都会受到权威高压影响,而不考虑自己所做的事情的好坏对错。
盲目的服从,能够带来想不到的危险。比如,护士基本不管用药剂量的对错,哪怕医生写错了,也会按照医生的指示来做,对病人下药,完全服从于医生。
一个人的头衔,职业,都影响别人对他的态度。头衔高的人,能让别人产生他更高大的错觉。
衣着对别人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合适的衣着也能够触发别人机械的顺从。
身份标志。一起等红绿灯时,绿灯亮的时候,经济型的车和豪华车比起来,更容易,受到后面车的喇叭催促,甚至攻击。
如何拒绝?为避免受权威地位的误导,防御策略之一就是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一般我们都会低估权威对自己的影响,一旦他出现在要求顺从的场合,我们往往会来不及提防。
我们要提高对权威力量的警惕性。这样如果有伪造的权威符号,我们就能够清醒的分辨出来。如果有人用权威的影响力左右我们,我们就会比较谨慎了。
七,稀缺。数量少的说了算。
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你晓得会失去它,自然就会爱上它了。物以稀为贵,所以错版纸币更值钱。数量越少的东西,越受大家的追捧和热爱。
我们可以,根据获得一样东西的难易程度,迅速准确的判断它的质量。比如小孩子,更更喜欢玩她不好触摸到的玩具。
逆反心理。越受到限制的事情,反而越能激发人们的欲望。
本来得到很多,后来变少的东西,会更让人想要。所以管教前后不一的父母,最容易教出,反叛心强的孩子。比如自由。
这一点一定要引以为戒,我们经常心情好的孩子,就会纵容孩子,而有的时候,就会就会对他管的严一些,这样是不对的。一定要有管教的原则。
商家大甩卖的时候,众人都会去疯抢。就是因为商家利用了稀缺性的原理,错过机会就没了。
如何拒绝?我们要想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得到这样东西,它虽然稀缺,但是我们是不是真的需要它呢?它是不是真的好呢?
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其实都是有意或无意使用影响力的结果,也正因为这样,我们经常毫无意识的掉进影响力的陷阱而不自知,莫名其妙的做了许多我们不想做,或者对我们并不利的事情。
了解了这些规律,能让我们遇事多多思考,了解事情的深层规律,做出更正确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