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上以关中饥馑,米斗三百,将幸东都;丙寅,发京师,留太子监国,使刘仁轨、裴炎、薛元超辅之。时出幸仓猝,扈从之士有饿死于中道者。上虑道路多草窃,命监察御史魏元忠检校车驾前后。元忠受诏,即阅视赤县狱,得盗一人,神采语言异于众;命释桎梏,袭冠带,乘驿以从,与之共食宿,托以诘盗,其人笑许诺。比及东都,士马万数,不亡一钱。
……
五月,东都霖雨。乙卯,洛水溢,溺民居千余家。关中先水后旱、蝗,继以疾疫,米斗四百,两京间死者相枕于路,人相食。
上既封泰山,欲遍封五岳。秋,七月,作奉天宫于嵩山南。监察御史里行李善感谏曰:“陛下封泰山,告太平,致群瑞,与三皇、五帝比隆矣。数年以来,菽粟不稔,饿殍相望,四夷交侵,兵车岁驾;陛下宜恭默思道以禳灾谴,乃更广营宫室,劳役不休,天下莫不失望。臣忝备国家耳目,窃以此为忧!”上虽不纳,亦优容之。自褚遂良、韩瑗之死,中外以言为讳,无敢逆意直谏,几二十年;及善感始谏,天下皆喜,谓之“凤鸣朝阳”。
【译文】
皇上因为关中发生饥荒,米价1斗值300钱,打算到东都;丙寅日(初三),由京师出发,留下太子监守国家,命刘仁轨、裴炎、薛元超辅佐。那时由于皇上的出外来得很仓猝,陪从的士卒中有饿死在半路上的。皇上顾及路上有很多草贼窃盗,就派监察御史魏元忠检察清理车驾前后地方的治安。元忠承命,就检察赤县的监狱,发现一个盗贼,神情风采和讲话与众不同;下令解开盗贼的刑械,让他穿上冠带衣饰,乘坐驿车跟随,同他一起吃饭睡眠,请他防止盗贼,那人微笑答应。一直到东都,以万数的士卒马匹,一文钱都没有丢。
……
五月,东都下雨不止。乙卯日(二十三日),洛水涨溢,淹没居民1000多家。关中先发生水灾后发生旱灾,接着又有疾病流行,1斗米贵400钱,两京之间饿死、病死的人在道路上相互枕藉,发生了人吃人的现象。
皇上到泰山封禅后,打算把五岳全部封禅,秋,七月,在嵩山南方建造奉天宫。监察御史里行(官名,资历还没有到,暂时在监察御史里行走)李善感劝阻说:“陛下在泰山封禅,告诉神祇天下太平无事,招来很多祥瑞,能和三皇、五帝比较兴隆了。这几年,豆类谷粟都不成熟,饿死的人多到能够前后相望,四方夷族交相侵逼,兵车年年都出动;陛下应该恭敬沉默,思考治国之道,来求消除灾殃罪谴,反而更加建筑宫室,使百姓的劳役不休,天下百姓没有不失望的。臣忝为天子的耳目,我自己很为这件事担忧!”皇上尽管不采纳他的建议,但也很宽容他。从褚遂良、韩瑗死后,朝廷内外的士臣都躲避讲话,没有人敢违背皇上心意而正直强谏,大约已经有20年;到善感开始谏劝皇上时,天下都十分高兴,称之为“凤鸣朝阳”。
【以史为鉴】
李善感认识到人民才是江山,而人民首先要吃饱肚子,所以劝谏皇帝要以百姓为重,让老百姓能够首先吃饱饭,这是皇帝应该重要考虑的事情。
(备注:节选原文译文选自《资治通鉴》(司马光编著,辽海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