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儒林外史》362|一坛好酒

【原著跟读,公Z号《私想活动》整理,文责自负】【免费赠送会员请点击:风清不扬81

杜少卿走了进去。韦四太爷道:“杜公子虽则年少,实算在我们这边的豪杰。”张俊民道:“少爷为人好极,只是手太松些,不管甚么人求着,他大捧的银与人用。”鲍廷玺道:“便是门下,从不曾见过像杜少爷这大方举动的人。”

这几句又是串场之余,对杜少卿的性格作了进一步交代。作者是一定很小心的,难得亲自下场说话评价人,所以让其他演员来评价——目前只看到杜慎卿一个被作者直接给予了评价,笔者怀疑是他改稿时忘了,或是故意说反话。再就是,此处韦四太爷是纯喝酒聊天,张俊民、鲍廷玺都是存心来搞钱的,因此这二位的话可以笑着看。

杜少卿走进去,问娘子可晓得这坛酒,娘子说不知道;遍问这些家人、婆娘,都说不知道。后来问到邵老丫,邵老丫想起来道:“是有的。是老爷上任那年,做了一坛酒埋在那边第七进房子后一间小屋里,说是留着韦四太爷同吃的,这酒是二斗糯米做出来的二十斤酿,又对了二十斤烧酒,一点水也不搀。而今埋在地下足足有九年零七月了。这酒醉得死人的,弄出来少爷不要吃!”

邵老丫是谁?猜测也许是乳母本人,老丫头嘛,所以知道当年的事。再看她最后一句“少爷不要吃”,像不像从小把少爷带大、所以特别关心的样子?

杜少爷道:“我知道了。”就叫邵老丫拿钥匙开了酒房门,带了两个小厮进去,从地下取了出来,连坛抬到书房里,叫道:“老伯,这酒寻出来了!”韦四太爷和那两个人都起身来看,说道:“是了。”

现在围观读者知道,要怎么存酒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