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学习信息。
再学习是测量记忆的一种有效方法。(心理学导论第十三版,第七章,记忆,291页)
两天终于结束了,恩,明天,周一了,我就又解放了。
再学习这个理论还是有意思的,翻译一下就是,在上手比较快。个人倾向文科类学习中。
这个周末效率还算可以,大傻子的状态还是在不断的上升的,这点还是不错的,虽然,懒散,但是,肯去修正,那就行了。
大傻子跟我讲了一个小故事,说那天,下午英语课有点困了,
我说,困就稍微打会瞌睡啊,又不要紧。
大傻子说,不行,我不能睡,
我说,为啥啊?
大傻子说,因为有难题,英语老师肯定会喊我的,他看到我打瞌睡,肯定会会不开心的。
我说,那你咋办?
大傻子说,我没办法!于是嘴里就跟着老师念他讲课的内容,跟着复述,于是一会就精神了。
我有点诧异,唉呀,出息了,平时懒的不行的人,还会这样啊,有出息了。
题外话,大傻子一向看起来的表现非常懒散,非常漫不经心,因为文史类读的多一点,所以阅读速度比较快,外加真的懒,所以一般很少会读出来,基本眼睛扫描扫描就完事,早读英语,早读语文都是,属于一声不吭的,然后属于没事观察老师的那种,比如跟我讲,自己推测出来的很多他观察出来的老师的规律。
可能下午比较沉闷,小朋友们都显得有点没精打采,大傻子居然如此看起来勤奋,英语老师大为赞叹,还特地表扬了一下二傻子。
二傻子跟我讲,这是第一次有老师夸奖他学习态度好,
赫赫,赫赫,做家长的,有时候真的很无奈。
故事结束了,看着一脸快来夸我的表情的大傻子,我想,看来最近的洗脑还是有效的。
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上课效率问题。
这里的上课效率,我觉得,还是有很多说道的地方的,这里如何提高,还是有他的不同学科的不同窍门的。
比如数学,如何提高数学上课效率,我觉得,还是应该有针对性的,比如计算失误,比如粗心,看到牛蛙们的自觉性,我感觉到深深的绝望,咋办?指望我家的大爷也那样吗?指望我家的计算能力那么好吗?不可能的。
经过实践之后,我发现,苦口婆心没有用,唠叨的自己都快成为老太太了,
唉,他还嫌你又烦又啰嗦,跟个裹脚布一样,又臭又喋喋不休长时间墨迹。
咋办,那就简单一点,粗暴一点。
上数学课,那就把老师讲的数学题!自己在本子上先写一遍,然后再去检查,这样速度,差不多自己写一遍,检查一篇,然后老师讲完了!自己再跟老师对答案。错的自己扣出来,自己找找问题,晚上回来上缴小数学本。
小样,这下你露原形了吧,不是很牛吗?
怎么今天计算错两个啊,唉,今天怎么又错一个啊,唉怎么这几天都天天错一个啊,不是都会吗?不是都简单吗?
毫不留情残忍的开启老太太念经模式的嘲讽,
大傻子愤愤不平,但是又反驳不起来,只能傲娇的发出一声!哼。
自己默默的去修改错题,以及计算的时候,老老实实不跳步骤,老老实实的写的规规矩矩了。
很多时候,孩子们,喜欢条步骤,或者书写不规矩,就这么丢分了。
想过几个办法,都无效,看看人家牛蛙,恨不得回炉重造,我家门咋就生出个这样的呢?
咋办?咋办?咋办?
这是对每个普通的父母发自灵魂的拷问,如何解决计算能力。
既然孩子觉悟不够,那就父母苦心来凑。
这样积累了一个多月,外加平时的错题反复洗脑,轰炸,唉,还算有效果的,计算能力还是上升的不错的,这次计算居然没失误。
换个角度而言,大傻子这样的普通娃!不能跟觉悟非常高的牛蛙来比,比不起。
同样,如何针对性的想出可以用来执行的可以提高孩子计算能力的小办法!小技巧很重要。面对我家这种没心没肺,无节操的娃,还是需要可被检查,可被量化的办法来执行的。否则,一问大傻子,他会表示,我都会。
赫赫,都会,做起来就是各种错误,然后给我气的心肌梗塞,大脑溢血,然后我暴跳如雷,于是鸡飞狗跳。
目前看来,这个办法还是有效的,还是需要继续努力跟坚持的。
上课保障了大傻子的注意力集中,然后强化了计算能力,省的出现,眼睛喵喵都会,但是一些起来错误百出,就算错误也不要紧,家长提醒,孩子自己看到错误的地方!也会暗自调整。这样每天强化强化!我想!计算能力还是可以慢慢提高的。
教育,我想最重要的差异化教学!目前是针对父母而言的,对老师而言,那不现实。
什么是差异化教学呢,就是针对娃的个性,娃的缺点,去使用针对性的,可行的,可被操作,可被检验的方式,去改善孩子的缺点。
这点,还是需要各自父母去付出的,做父母的,真不容易,真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