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法则(Taylor rule)是货币政策的规则之一,是根据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来调整利率的规则,形式非常简单,但在实践中的意义重大,操作性很强。
约翰.泰勒(John Taylor)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曾任小布什政府的财政部次长,他于1993年根据美国的实际数据提出了针对通货膨胀率和产出增长率来调节利率的货币政策规则被称为泰勒法则。根据该规则,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联邦基金名义利率的变动趋势,因此,这一法则不仅受到学术界和美联储的重视,也为广大投资者所瞩目。
泰勒法则(Taylor rule)本质上是一个简单的等式:
i=i*+a(π-π*)-b(U-U*)
或者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可以将失业率的变动用经济增长的变动来替换,转换成: i=i*+a(π-π*)+b(y-y*)
假定π是通货膨胀率,π*是通货膨胀的目标,i是名义利率,i*是名义目标利率。
U是失业率,U*是自然失业率。a和b是正的系数。
a>1:当通胀相对较高时,调高利率来降低人们的购买需求。
b>0:当经济增长低于预期时,调低利率。
美联储的目的是维持相对低的通胀和相对低的失业率。
我们可以看出: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是联系在一起的。
1.如果通货膨胀等于目标通货膨胀(π=π*),失业率等于自然率(U=U*),那么中央银行应该将名义利率i设为它的目标值i*,这样经济将保持稳定。
2.如果通货膨胀高于目标值(π>π*),那么中央银行应该调高名义利率,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将导致失业增加,失业增加将反过来导致通货膨胀下降。
系数a表示央行对失业和通货膨胀关心程度的不同。a越高,中央银行面对通货膨胀就会增加越高的利率,通货膨胀下降速度将更快,经济放慢的速度也会变快。
泰勒指出,在任何情况下,a都应该>1。因为影响支出的是真实利率,而不是名义利率。当通货膨胀增加时,央行如果想压缩消费的话,就必须增加真实利率。换言之,央行增加名义利率的幅度应该大于通货膨胀的幅度。
3.如果失业率高于自然率(U>U*),央行应该降低名义利率。名义利率下降将导致失业率下降。系数b反映央行对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关心程度的不同。b越高,央行就越会偏离通货膨胀目标来保证失业率在自然率附近。
泰勒认为没有必要刻板的遵守这个规则。当发生严重的外来冲击时,货币政策不必拘泥于这个公式。但是,他强调这个规则提供了一个货币政策的思路:选择一个通货膨胀目标,不仅考虑到当前的通货膨胀,而且也考虑失业的情况。
研究发现,现在美国和德国的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并不考虑泰勒规则。2003-2005年和2011年之后,美联储实际利率的确“过于宽松”——低于泰勒法则的理论利率水平。
但是这个规则很好的描述了它们在过去15-20年间的行为。
例如,从1996年到2000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其趋势提高至4%,假设美国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为4%,联储欲维持2%的物价上涨目标,2000年上半年经济增速达到5.2%,CPI为3.2%,带入上面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名义利率应该为6.4%,非常接近同期联邦基金利率的6.5%,显示联储设定的利率目标非常恰当,而到了该年三、四季度经济增速下降到2.2%、1.4%, CPI却上涨到3.5%,通过公式计算可以得出比较适合的利率水平是4.95%,现实的利率水平明显过高,于是联储于2001年元月连续两次大幅度调低利率,使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得以宽松。
美联储将均衡真实利率定义为“使经济处在潜在产出水平的真实利率”,如果实际利率高于均衡利率,那么,美联储就有可能通过减低名义利率来降低真实利率。而这个利率一定是市场形成的,只有在利率完全市场化的国家才有条件采用泰勒法则。我国目前还没有实现利率市场化,仅能用银行间的利率来部分地衡量利率变动趋势;在GDP和CPI的统计中同样存在着各种问题,更谈不上失业率指标,没有一个完整的、合理的失业率的统计数据,仅靠一成不变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因此,泰勒法则只具有借鉴作用。尽管如此,泰勒规则还是值得借鉴的,设定了通胀目标和GDP的增长目标(假设政府确定的目标是充分就业的目标),以2011年为例,套用一下泰勒规则,名义利率至少应该在9%以上,即使将真实的均衡利率定为零,名义利率也应在7%左右,因此说现有的利率水平不是一个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