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竺冰落
《礼记》有言: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
是的,对于每一个成年人而言,最顶级的修养就是“开口慢半拍”。
当然,说着容易做着难。我们都不愿意轻易妥协。
•首先,我们在与周围人的正常交往中,我们需要“开口慢半拍”。
仔细环顾四周,就会发现:很多人,一到自己表现的时候,或者别人还没开口的时候,就开始发言,似乎迫不及待地证明自己比别人反应快一些。
有时候,说的话能够给人带来益处,这是好事。但有些时候,就很招人嫌弃。
其实,每个人在与人交往时,都会有表现的欲望,但我们一定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
毕竟,很多时候,大部分人更需要的是有人倾听。
•倾听,是社交的一种很有用的技巧。懂得倾听,我们就会与他人拉近距离。
有的时候,一个人开口说话,并不一定是要解决问题,也可能是想要倾诉一下自己的压力。
确实,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我们都需要承受很多压力。
把自己的“糟心事”说出来,有人愿意倾听,我们就会很快乐。
•其次,与亲人相处时,我们更需要做到“开口慢半拍”,尤其是长辈。
讲话有一个基本的原则:重话轻说,急话缓说。
有时候,一个人情绪上来了,就很容易出言不逊,给他人和自己都会带来麻烦。
因此,我们需要等一等,缓一缓,就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一般而言,我们每个人的本心都是好的,所以,就不需要恶意揣测别人,等一等,可能就会发现事实并不总是我们想的那样不堪。
亲人之间,我们更需要做到“开口慢半拍”,给彼此一些冷静的时间,事情或许就会办得更好。
•第三,与爱人朝夕相处,想要长期幸福,同样需要“开口慢半拍”。
婚姻中,如果两个人都非要争一个对错,非得逞口舌之快,往往不会长久。
我们应该清楚:在我们生气的时候,都会口不择言。这时候,我们就很容易伤害到彼此的感情。
•学会“开口慢半拍”,我们就有时间去冷静下来,也就有时间让自己理智、清醒起来,否则,我们既不能解决问题,还会给最亲的人造成伤害。
很多家庭之所以不和睦,很多都是因为没有人愿意“开口慢半拍”。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做到“开口慢半拍”,才能与身边的人相处更加和谐、融洽。
遇事不匆忙,给自己时间思考,我们才能避免犯下错误,才能降低自己将来后悔的几率。
毕竟,与其以后悔恨不已,倒不如现在学着“开口慢半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