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读书日说这样的主题,貌似有点哗众取宠的感觉
但是作为一个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来说,出于一种莫名其妙的正义感
这样的话又不吐不快,所以如果你好奇的话,不妨听一听我的歪理。
我们总说开卷有益,但是事实上很多时候还真不见的如此。
读书,原来也是可以让人落后的。
何出此言呢?
因为即便是在信息传播如此快捷的当下,
知识的更新换代并不能很快的从专业圈子普及到大众读者,
那些盘踞在我们脑子里面的陈旧知识,顽固得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接下来我将用3个例子来佐证此观点。
一、易于接受的知识,将我们带入歧途
“头脑风暴”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决策方式。
这个听上去很花哨的名词给人一种很现代的感觉,但实际上却是一个诞生于1953年的概念,
而且更令人感到戏剧性的是,这个概念在隔年就被一篇《当头脑风暴的时候,群体参与式促进了还是抑制了创造性思考?》的论文给否定了其价值性,
因为研究发现,人们在单独思考的时候,其创意的总和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明显好于把人们聚在一起大搞头脑风暴的时候。
那为什么经过了几十年后,这个本应该作古的理论,早就被确诊为效率底下的理论在当代,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企业里,还是如此大行其道呢?
首先要甩锅给“文化传统”:“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集思广益类概念深入我们骨髓,使得我们在判断的时候只注意去统计数量而不是去考虑质量,盲目追求多而不注重精准的创意,更多的时候不过是一种经历的浪费和空耗而已;再加上还有一个颇具时尚感的外衣来吸引那些素以格调自诩的时尚追求者,是的这些沉渣不断再次泛起。
二、满足期待的知识,将我们带入歧途
提起佛洛依德,无论了不了解,绝大多数读书人都会知道有本神作叫做《梦的解析》,好死不死中国也正好有本叫做《周公解梦》的书与之对应,所以在前者看似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加持下,让我们产生一种梦境确实与现实密切相关且能够指导现实的感觉。
但是在心理学的专业圈子里,这本出版于1900年的心理学专注,在出版70多年后,被一种叫做“激活—整合假说”所推翻,最新的研究表明,梦境其实和我们的现实自身几乎没什么关联,不过是头脑的神经在人睡着后被随机激活组合在一起罢了,所以我们的梦境才会显得那么的荒诞不羁,混乱不清,没头没尾。
但是为什么这个新的”激活—整合假说“在专业圈子里无人不知,兴风作浪,在圈外人的世界里至今还少有人知道其存在呢?
原因很简单,这是因为佛洛依德的解梦理论更加接近人们的传统认知,而且解梦还能给任一种神秘的心理安慰,所以相较于理性的冰冷,人们更需要感性的温存。专业研究诉诸理性,大众传播则是诉诸情感。而情感之好恶往往拒绝理性之真伪。
所以,如果向大众推广一种知识,只需要照顾到人们的熟悉度,尽量诉诸情感而非理性,如果再带有一些超越逻辑之上的神秘感,且又可以带给人快感和实用性指导的话,那么其成功的概率自然就很大了。至于这种知识是否陈旧,是否站得住脚,反而变得无关紧要了。
好了,如果上面的两个例子给你的触动还不是很深刻的话,
那么最后再讲一个惊你一身冷汗的。
近十年来,一个加拿大临床流行病学家和他的同事们提出了一个”循证医学“的概念,吸引了越来越多志同道合人事的认可加入。而这个所谓的”循证医学“强调的是什么呢?
循证医学“强调诊断必须基于当前最佳的研究证据”!
这听起来就着实让人费解了,难道该有不以当前最佳的研究证据为依据的医学不成?
是事实,不但有,而且很多。近年西方国家的一项研究表明,医生的诊治只有15%是“基于当年最佳的研究证据”,而另外的85%是基于学生时代的陈旧知识、自己平时的经验积累、未经证实的传统做法、制药公司和医疗器械公司提供的信息等……
造成这些专业医师知识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每年的研究成果都会层出不穷,治病都忙不过来更别谈吸收新知识了,而且现有的知识已经够用了,维持现状的心理动机在这里同样发挥着强大的作用。
所以,越读书越落后,就是这么来的,想要不落后,看起来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所以读书人,千万不要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你以为自己通过阅读越来越聪明,说不定是在离真理越来越远。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也不知道,也许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终身学习,是一个解法,对与不对,全靠你自己判断。
以上观点和内容,绝大部分来自于我最近发现的一位非常有趣的作家熊逸,他的一本未成名时期的旧作《纸上卧游记》,如果你对以上内容感兴趣,我强烈建议你去读读他的书,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