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生活在平静中,二十四小时经典之声环绕,听的是经典音乐,读的是四书五经,举手投足间都是圣贤的教导。两年前的春天,我读完了《论语》一百遍,我也随之迎来自己生命的春天。自那以后,有两句话时常盘旋在我的脑海中。
一句是:“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我想做一个仁者,或者说想要追求这个“仁”,那么这个仁就在这里了。这句话更深一层的涵义是,我们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圣贤,只是被层层的欲望,不明遮蔽,只要我们这颗心清澈明亮地照见这一点,那些欲望和不明便立刻消失,光明便呈现出来,整个人便可通体透亮。其实这正是一种圣贤的气象!《论语》第十二章中颜渊问仁,孔子答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意识是只要我们自己以礼而行,自己归于仁,那么整个天下就归于仁了。所以我们不必去要求别人,不要以为自己读了点经典,别人没有读怎么办?过去那些年,常常对社会上一些风气看不惯,好像自己做得还不错。一遍一遍诵读《论语》的过程中,便把自己的心一遍一遍洗刷过,渐渐地不再去要求别人,不再对周围的人和事有过多的要求,自己的心态平和了许多。曾国藩也说过类似的话:“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古人说“禽兽”并非骂人的话,只是圣贤的反面,也就是那些自私、欲望等小我的呈现。尽管如此,从这句话我们也可领会到古人到古人的教导:除了追随圣贤,立志成贤,我们没有别的选择了。佛家也有一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阳明先生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致良知四合院创始人白立新老师也教导我们:“圣人之道,可学而至。”可见自古至今,圣贤对我们的教导都是一样的,我们不必有任何的质疑,只有谨听圣贤教导,立志成圣成贤。这样讲听上去好像口气有点大,那即便成不了圣贤,我们也应当在有限的生命里往前迈上一大步!
另一句话是:“朝闻道,夕死可以。”意思是早晨明白了道理,哪怕晚上就死去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这句话形容对真理,对道追求的迫切,意在教育我们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不管处在哪个年龄,都要时刻向道,不忘学习。我曾对这句话念兹在兹,不敢有丝毫怠慢。也正是在这句话的时刻鞭策下,这两年我取消了所有无谓的社交,没事的时候不再去逛街,吃饭,旅游,我把所有业余时间用来诵读圣贤经典和与经典有关的理念。可以说,这两年里我70%的时间在读书,30%的时间在工作。我在讲课时常常开玩笑说我是个“不务正业”的人。其实正是这70%的读书思考,让我做好了那30%的工作,我给学生讲课也更高效,更有质量!《道德经》有言:“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只用。”当我们盖一座房子或者买房的时候,可能会说我这个房子的墙壁用的是什么进口材料,我这个窗户是什么名贵的品牌,其实对一个房子来说,真正有用是里边那个“空”!所以当有同行的数学老师向我请教如何教好数学时,我也常常鼓励他们:“读好经典,才能教好数学。
通常,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读书是个好事,也认同国学经典是好书,知道《论语》是经典中的经典,但是很多成人一听要他读《论语》还要读100遍,就打退堂鼓了。于是就会质疑这种读书的方法,马上提出疑问: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言外之意是,读这些古书能让我提升竞争力吗?能让我赚到更多钱吗?能提高孩子的成绩吗?这是我们当今很多人衡量事物的标准,认为做任何事都得马上见效,才是“有用”的,否则就是“没用”的。殊不知,当我们以“有用”“无用”去衡量的时候,就已经是急功近利之心了。《朱子治家格言》中讲:“读书志在圣贤而非图科第。”孔子也曾教导弟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古代的人读书学习是为己之学。什么是为己之学呢?还是以孟子的话解释吧:“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也就是把我们这颗外放,外求的心收回来。而我们今人,更多的以为让孩子读书就是为了考个好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学专业,学才艺就是为了让自己比得过别人。其实,这都是外求。四合院老师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拥有无尽宝藏,每个人都可通过学习开发,建设自己,提升自己的心灵品质。可见,所有的学习都是向内求,而非外求。老子《道德经》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每次提到读书学习,我都会想到这句话:“幼儿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于明目而无见也。”这是颜之推在《演读书十六观》中的一句话,也是对《论语》的体悟。意思是幼小的时候读书学习,就像日出时放射出万丈光芒;年老时读书学习,就像举着蜡烛在夜里行走,仍然比双目紧闭,什么也看不见要好得多。所以如果不读书,就如同盲人走夜路,龃龉前行,随时可能掉入万丈深渊啊!
仅以此篇家书总结我过去读经典的感悟,同时以此免励自己和所有同学。白老师一直鼓励我们读原典,悟原文,对此我有深刻体会。我们只有读原典,才能直接链接圣贤心灵,直达圣贤之心。正值阳春三月,四合院新推出“百日成长计划”,一百天一部经典,我觉得非常好,也非常期待,正好与我个人的读书规划吻合。我也期待跟随四合院老师,有引领,有机制,有小组成员的鼓励与督促,相信我们在诵读经典的路上可以走得更远!
最后,还以《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颜渊的理想来祝福大家:愿无伐善,无施劳。祝愿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都能“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