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以长能耐 修炼以立规矩

        2017年7月31日(丁酉年农历闰六月初九),注定是一个不能忘却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我完成了五天的省培,收获满满,载兴而归;就在这一天,我过了本年度第二个生日,这在我的记忆中,还是第一次一年过两个生日;就在这一天,我已成为梦寐以求的“张玉新导师工作室”的学员,老师慈悲为怀,接收才疏德薄的我入了“山门”,这赋予了我的闰月生日更为丰富的内涵,开启了我新的人生路,使我浅薄的生命从此更加有意义。

        走入“山门”的第一课是听三至五期学员的读书汇报,既有羡慕,也生愧怍;既有向往,更怀忐忑。说雅一点是“羞入百花群”,说俗一点有种“刀架在脖子上”的感觉,甚至有被割出血的刺痛。

        都说生命的长度是时间赋予的,我们无法主宰。而宽度呢?我盘点自己的书籍储备,隐隐不安。90后的孙默老师在汇报之始展示了自己的读底,看着那满满登登的书架,密密麻麻的笔记,80后的我真怕,真怕“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不是深蓝的幽邃,不是灰色的疆野,可压力就像那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上升到最高点的时候,却发现并不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怕的是开始走向无限低值。妄自菲薄后静思己过,遂下决心,走近经典,约束行为,洗礼心灵,升华修为。

        张玉新老师常说,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本垫底的书。回想自己已阅读的数目,不仅杂乱无章,而且几乎只有感知而并无内化。工作室学员的读书汇报,使我看到了他们如何将一本本厚重的文字内化为自己扎实的功底,从《万历十五年》的大历史观到《一百个人的十年》的理性评判,从《〈论语〉纵横谈》的真孔子到《哲学的邀请》的多维启发,无不展示着智慧的光芒。尤其在我有幸拜读张翼健先生手抄的《老子》一书之后,方知苏鹏老师做的《读翼健先生手抄〈老子〉有感》的读书汇报要下怎样的功夫,这部“中国哲学之源”简练文辞背后的深邃奥妙是我曾望而却步的。“学识渊博者人恒敬之,空疏无知者人远避之”,是的,读书应该是一名语文教师的生存常态,只有有了书底儿,方能生成教育智慧,方有资格改变与完善自我的生存状态与职业状态。

        张玉新老师常教导我们说,不要先考虑怎样做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先考虑怎样做一名成功的语文学习者。此次读书汇报中,汇报者关于读书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关于文本解读的思考,关于从书中挖掘的教育教学智慧,可以说发人深省。从苏鹏老师题为《〈老子〉阅读体悟与教学随想——读翼健先生手抄〈老子〉有感》的汇报中,我认识到“学习任务群”,建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黄河老师题为《深剖细品析文本——读王建华〈语用学与语文教学〉有感》的读书汇报中,我意识到语用学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刘洋老师题为《走向专业的文本解读——〈精致的瓮〉阅读体验分享》的汇报中关于“悖论”与“反讽”的阐发,更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在文本解读过程中的才蔽识浅……读书是语文教师之根,在读书的过程中扩大视野,转换思维,勤于反思,付诸文字,方能扎根语文教学,使之枝繁叶茂。

        张玉新老师在《把命运转化提升为使命》一文中写到:“命运虽让我以教师职业为安身立命之本,但我并不满足,逐渐把命运转化提升为使命,于是在艰辛、忙碌中,我收获了巨大的幸福。”如今的我以教师职业为安身立命之本已有十三年,仿佛“从来如此”的教育教学生活已悄然流走于人生常态,然而就像张玉新老师说的“‘从来如此’就对吗”,不要成为“以教谋生”的老师,更不能成为“以教误人”的老师,而要成为“以教育人”的老师。本为学浅才疏一女子,因被唤醒而入“山门”因须精进修炼于“山门”,自此,立志读书以长能耐,修炼历劫以立规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读书走向研究 —— 关于“语文教学内容选定”的对话 曹公奇 ...
    曹公奇本真语文阅读 6,117评论 2 14
  • 梦境发生背景: 17年1月1日,橙子说他喜欢夏臻。当然夏臻很开心,不过也很难过,因为她喜欢的是潘泽。 橙子和夏臻在...
    没事闲着吐吐槽阅读 2,144评论 0 0
  • 用长焦镜头在运河公园所拍,三角形的这个风筝是一位老者在放,从中午一直放到晚上8点,天色一黑风筝上的灯会亮起来,可...
    姑苏阿杰阅读 3,064评论 0 1
  • 主播:无双 策划:无双 编辑:无双 哈喽大家好,感谢来到无双漫谈赏光。 反鸡汤,说真话。 我是无双。 今天我们谈谈...
    无双漫谈阅读 3,39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