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孙策选择孙权继承大业,主要是因为孙策认为孙翊不适合承担大任,孙权更适合继承自己的事业。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
其一,孙翊其人。
孙翊是孙坚的第三子,比孙权小两岁,孙策去世时,孙翊只有16岁,年纪更小。不过,孙翊虽然年龄小,却彪悍果烈,和孙策的风格非常像。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时大多数人都向孙策推荐孙翊,希望孙翊能继承孙策遗业。
但是,孙翊性格上非常严厉暴躁,喜怒情感全都表现在脸上,不像孙权那样懂得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情,可能正是基于此,孙策没有选择这个像自己的弟弟,反而选择了和自己风格迥然而已的孙权为继承人。
其二,孙翊不适合领导全局。
孙策少年英勇,凭借着英勇善战和才能,脱离袁术后在江东地区迅速壮大,为孙家打下了一片天地。
如果孙策不死,完全有能力向曹操叫板。然而,孙策没有注重自身的保护,被仇人刺杀。
这种情况下,孙策也许会担心风格很像自己的孙翊将来也重蹈覆辙,而历史上,孙翊的确和孙策一样,遭到了小人暗算,被身边人刺杀。
孙策去世时,东汉末年地方势力间的征伐已经进入到中期,地方割据的军事集团通过兼并不断壮大,北方形成了袁绍和曹操两大军事集团,南方的刘表坐拥荆襄九郡,孙家势力也雄居江东。
这种局势下,江东集团更需要一个睿智的统治者,能从更大的格局上带领江东做出正确的选择,以在军阀兼并中赢得生存和发展空间。
这种情况下,风格像自己的孙翊并不适合当江东之主,善于权谋的孙权更适合当自己的继承者。
从历史结果来看,孙权的确比孙翊更适合当领导者,可见孙策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对此,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