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号46006
今天读了柳田邦男的演讲文《与生命共鸣的绘本》。作者因为偶然的情况,在失去成年的二儿子后,重新接触到了绘本。他从“我与绘本的关系”这一角度出发,谈了大人应该如何在绘本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意义。开篇作者写道,绘本是一生要读三次的,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养育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自己进入人生后半期的时候,特别是在人生的后半期,意识到了衰老,身患疾病,又或者回顾人生的波折的时候,也许能从绘本中找到生存下去的意义。
作者特别谈到了关于如何面对死亡、如何面对灾难这样极端的问题。如何让孩子理解死亡的意思并接受亲人的离去,我想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难题。有的父母不知道如何解释于是选择欺瞒孩子,有的父母则对孩子说离去的人变成了天上的星星。在绘本《獾的礼物》中,通过即将离开人世的獾的遗言,将这一类问题找到了一个好的回答。獾在遗言中写道:“我并不怕死,因为我知道,死了,身体即使没有了,可是心还留在这里。”“我到长长的隧道的另一头去了,再见。”而獾的朋友们,在獾离世后,回忆起獾曾给予他们的美好过往,充满了温暖和感激。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理解死亡,坦然的直面悲伤,用感激的心情和美好的回忆来化解痛苦。同时,这样优秀的绘本,也在孩子的心里谱写下了生的意义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