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语言发育有些缓慢,这二周除了周日,基本上都要带他到到妇幼保健院做语言认知训练和头郭针灸,效果似乎不错,近期他偶尔能讲出五个字的连句了,现在能吹泡泡了,昨天也学会了吹长的口哨,自己教的时候总是用嘴咬,而语言认知训练的老师半小时教会了,专业的事还是要专业人士来做,我们非专业的只能多学习了。
在康复科应该效果还是不错的,每天都是很多人,当然常见的也是这些人,毕竟是每天都要来啊,其中与二个孩子的家人聊过。
一个三岁的女孩子是奶奶天天带过来的,奶奶告诉我们她们是河南的,小女孩由于岀生的时候有点缺氧,轻微脑瘫,她说孩子妈妈在镇医院生的,因为媳妇怕剖腹产不去县医院,就在镇里生产,但是想坚持顺产,时间太久最后还是剖腹产,不过错过最佳时间有点缺氧,现在一个月要用七八千,社保大概能报销三千多。奶奶让小女孩叫我们,孩子望着我们笑,但不开口,奶奶说她现在可以叫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但对于陌生人都不好意思叫,奶奶还是挺乐观的,说孩子表现慢慢的有进步,并表示家里人辛苦点也要一直治疗下去。
这让我想起了我表妹,当时她怀孕了,却次都只每在镇里面的医院,最后是宫外孕都不知道,在七个月时候大出血,送到城里人民医院急时抢救才没有生命危险,但也为以后怀孕增加了难度。
第二个和我们聊天的是一位生了双胞胎男孩的妈妈,大孩子十三岁抱一个,他自己带一个,真的也非常乐观,说在十八个月对二个做测试,当时语言相当于13个月,应该不是自闭症,每天在保健院做头部针灸,在她说在保健院时间短,难预约,所以在保健院对面上语言认知课,每天上三节,一节100元,每个月二个孩子要用一万多,孩子爸爸上班没有时间看,她带三个儿子,不过她也挺乐观的,说现在是治疗的最佳时期,现在花一万的效果比以后花三万都要好。
带孩子在康复科来的家人,都在外面耐心等,用等的时间教孩子,和孩子用心地互动,都是很负责任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