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重的工作和职场压力,会让人们感到劳累、焦虑,甚至进入一种精神衰弱的状态。这是一种“职业疲劳症”(burnout),它会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现,损害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团队合作。《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介绍了职业疲劳的3种症状,和4种应对策略。
心理学家克里斯蒂娜·马斯拉赫(Christina Maslach)在文章中指出,“职业疲劳”包括以下3种症状:疲惫、玩世不恭和无力感。
首先,疲惫是“职业疲劳”的核心症状。它包括身体、认知和情绪的疲劳。它会损害人们有效工作的能力,破坏人们对工作的积极心态。当你对工作缺乏掌控感、或厌恶所做的工作时,更容易疲惫,你会无法集中注意力,对工作也缺少了全局思考。
其次,玩世不恭。这一症状也叫去人格化,它反映的是工作投入度变低。你会在心理上和工作拉开距离,有一种徒劳感和陌生感。这种症状可能因为工作量过大,也可能因为严重的人际冲突、或无法参与工作决策造成的。
第三,无力感。它是指感觉自身能力不足或下降,缺少成就感,效率降低。无力感会让你担心自己在某些情境下无法成功,或难以完成特定任务。
以上三种症状总是同时出现,针对它们,专家还给出了以下4条对策,来应对“职业疲劳”。
第一条,补充身体和精神能量,提升专注力。要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增强锻炼、加强社交,并尝试有助于保持平静快乐的活动,比如冥想、记日记、欣赏自然景色。当你的能量恢复,专注力和创造力也会提高。
第二条,改变视角,调整心态。重新审视自己对工作的心理预期,分清当下哪些事是无法改变的,哪些事可以改变。对于无法改变的事情,降低心理期待。重新安排工作,专注于让你最有成就感的任务。
第三条,减少和压力因素的接触。留意那些虽然很有价值,但会带来巨大压力的事情。关于你愿意做什么、能做多少,提前跟同事、客户甚至家人沟通,调整他们的预期。这样可以提升你的长期生产力,并保护你的健康。
第四条,积极建立人际关系。职业疲劳的最好解药,是积极寻求有营养的人际互动。比如职业导师,和信得过的同事,让他们帮你发现、激活你的潜能,或提供学习机会。此外,主动为他人提供建议,也是打破“职业疲劳”恶性循环的有效方法。
转载:得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