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乔家儿女》,最先撞进眼里的,是乔家母亲弥留之际的慌乱局面——四个孩子紧靠着病床,最大哥哥的是12岁的乔一成用双肩紧紧拢着弟弟二强大妹三丽小姝四丽的,刚刚出世的七七还在襁褓里懵懂地哭啼,而父亲乔祖望,心思却飘还飘在赌桌上的算计。而这场突如其来的“失恃”,使年幼无知的兄弟姐妹像沉入泥泞的泥潭中,顿时没有方向。此时让年仅12岁的乔一成,早早贴上不仅是“大哥”的标签,而且也履行起亦父亦母的责职。
一、失恃之初:在风雨里撑起一角的“少年大哥”
失恃后的乔家,日子是掺着苦水的。父亲乔祖望把家当旅馆,赌钱、偷懒,从不管孩子们的饥饱冷暖。乔一成刚上中学,一边要啃课本备战考试,一边要盯着乔二强别闯祸、管乔四美别乱跑,放学回家做饭给弟妹们吃。
有次三丽被邻居欺负,乔一成攥着拳头找上门理论,哪怕自己也吓得手心冒汗,却硬撑着护着妹妹,事后表哥劝他别太拼,他只说“我是大哥”。家里生活费被乔祖望拿去赌,乔一成偷偷去工地搬砖换钱,给弟妹们买早饭,自己却啃干馒头;弟妹们知道后,又悄悄把攒的零花钱塞给他,凑钱让他买支新钢笔复习。这段日子的“苦”是真的,但“大哥护着弟妹,弟妹想着大哥”的暖,更成了他们后来人生里的底色。
二、成长路上:带着原生印记的“选择与磕碰”
日子推着人长大,从失恃孩童到学者的独立,乔家儿女的成长路上,满是原生家庭刻下的印记。乔一成考大学、找工作,总把“能不能帮衬家里”放在第一位。他遇见叶小朗时,最初的心动里藏着“找个能一起扛事的人”的期待,可婚后才发现,他习惯了把弟妹放在首位,对方却想逃离原生家庭,这份拧巴,最终让感情走向了尽头。
三丽因为童年的阴影,对婚姻格外谨慎。遇见王一丁时,没被甜言蜜语打动,反而在意他会不会记得自己不吃香菜,会不会在她受委屈时站出来——她要的从不是轰轰烈烈的爱,而是一份安稳的依靠。四美恰恰相反,童年缺爱的她,把“浪漫”当成了救赎,追着明星海报跑,后来又不管不顾嫁给戚成钢,以为“只要我爱他,就能过好一辈子”,却在一次次背叛里,才慢慢看清爱情的真相。他们的选择或许不完美,可每一步,都藏着对“幸福”的渴望,藏着对童年遗憾的弥补。
三、成家之后:岁月里从未褪色的“手足羁绊”
等到各自成家立业,乔家儿女们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却从未忘了“乔家人”这三个字。乔一成查出重病时,正在外地跑运输的二强连夜开车赶回来,攥着大哥的手说“哥你别怕,我有钱”;三丽把家里的积蓄全取了出来,天天守在医院里煲汤、陪床;四美放下手头的工作,跑前跑后找医生、查资料,再也没有了当年的任性;连一直被表哥照顾、性子内向的七七,也红着眼眶说“我是大哥带大的,我的骨髓能救他,我就捐”。
后来四美婚姻破裂,戚成钢的背叛让她崩溃,是三丽抱着她哭,说“没事,有姐在”,是乔一成帮她整理证据,帮她争取孩子的抚养权。他们会为了小事拌嘴,会因为生活压力抱怨,可一旦对方出事,第一个冲上去的,永远是彼此。
合上书页,再想乔家儿女的一生,从挤在老屋里、连热饭都难吃上的失恃孩童,到各自撑起一个家、能为对方遮风挡雨的成年人,岁月带走了他们的青涩,却没带走那份手足情深。《乔家儿女》写的从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就是一群普通人的“过日子”——有苦,有难,有争吵,可更多的是“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牵挂。原来最好的亲情,从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哪怕一路风雨,我们永远是彼此最踏实的退路,是岁月里最暖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