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有所办学时间刚满三十四年的夏山学校,它是大火图书《窗边的小豆豆》里“巴学园”原型,这个学校的教育真谛是“爱与自由”,自办学以来他们一直秉持着对人性的尊重和自由。办学者认为,孩子天性是善良的,为了体现教育的爱,应尊重孩子的天性,这种尊重同时也是一种信任。因为这种尊重和信任,学校会把一切都交给孩子。举个例子,这所学校的孩子,上课完全是自由的,自由到孩子可以上课也可以不上课,甚至只要他喜欢他可以一年到头都不上课。
我理解的“夏山学校”
在我看来这简直就不可思议!至少在我从小经历的教育中,甚至是现在所从事的教育中,从没有过这种教育模式,从理论上来讲,这是让孩子满意的校园,从社会实际来看,教者又害怕孩子们掌握不了一些基础知识,导致将来无法适应社会。
在夏山学校,管理者认为孩子生下来就是真诚的,因为我们不去影响他们才能发现他们的真实情况,所以不干涉是我们管理孩子的唯一方式。而在我们中国的大部分学校,我们一开始就觉得孩子身上有许多不良的习惯,有缺点,有许多不好的思想,需要我们去纠正去引导,于是我们带着“找一找”的眼睛去竭力寻找他们身上一点点不完美的地方,一旦找到就开始批评他们,惩罚他们。用“为他们好”的名义,妨碍着真正的教育和孩子的健康成长,使得孩子觉的这个校园让自己不快乐。
“夏山学校”到底着力培养什么?
在这所学校里,这些在爱和自由的校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最后毕业会成为世俗标准认为成功的学生吗?简直令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经可靠调查分析,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大有成就的有很多。
这里的自由并不是放任。将自由的权利交给学生的手中,并不是不约束,而是培养出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尤其是要培养出孩子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思维。在爱和自由的校园环境中培养出“对自己负责”的学生,是他们的办学宗旨。所谓“自己对自己负责”就是说,让孩子自己成为自己成长的主人。你犯了错误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承担相应的代价。同时,你成长过程中所要做的一切都是自己的事。比如说不上课、不学习、不写作业,这都与老师无关,与家长无关,与别人无关,这和你自己的未来有关。
现在社会上,到处充斥着为了孩子的学习,辞职专心陪读的妈妈。特别是那些面临中考高考的学生家长,孩子学到几点,家长便跟着熬到几点?这些是大孩子,在小学中这样的全职陪读的妈妈,或爷爷奶奶也大有人在。学习呀,其实从一开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内心要求学习的那种自驱力一旦启动,养成这种习惯,无需陪读。陪读陪着陪着就形成了依赖性,孩子们永远也做不了自己的主人。
用爱和自由,让孩子自己做自己
在夏山这所学校里。他们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是建立在孩子们高度自律的基础上的。孩子们要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愿望,而不是因为某些恐惧。棍棒下面打出来的成绩,只是一时的,久而久之,还会产生厌学的情绪,甚至还会让孩子产生抑郁症。现在的学生心理问题,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学习的压力。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有可能学习这条路对于他来说是行不通的,那就不必勉强行之。
我们基础教育的小学老师,在帮助孩子打好基础的同时,着力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灵魂,快乐的童年,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这本《夏山学校》,全文讲述的只有一句话:那就是给孩子以爱和自由,让孩子做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