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在继《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之后的第三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文中通过男主人公涅赫留朵夫为年轻时所犯下的错误的反思和通过行动来赎罪并用行动来取得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的原谅的故事,并在此过程中描述了当时在俄沙皇统治下的社会的黑暗,赞颂了男主人公的心灵的苏醒。
男主人公涅赫留朵夫大三时的暑假期间,因为要完成有关土地所有制的论文的写作,所以他就到他姑妈家里做客,就在这时他认识了他姑妈的养女兼侍女卡秋莎(即玛丝洛娃)。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年轻的涅赫留朵夫和卡秋莎之间产生了纯洁的爱情,而此时也是到了涅赫留朵夫离开的时候了。涅赫留朵夫离开后三年都没有跟玛丝洛娃见过面,直到他被提升为军官动身到部队去的时候才经过她姑妈家时他才能和玛丝洛娃相见。但此时他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有抱负的青年了,军队的生活让他成为迷恋酒色的利己主义者。他这次在她姑妈家里居住时诱奸了玛丝洛娃并把她抛弃。从此玛丝洛娃就被她姑妈赶出家门并沦落为不相信任何男人的妓女。后来还被诬陷杀了人并被判流放到西伯利亚去服苦役。而涅赫留朵夫就在那些胡乱判案的陪审员当中的一员。他那时因为但心卡秋莎会认出他并把他以前的事情供出来让他难堪所以他也没有认真的审理案件,只希望卡秋莎的案子快一点完结。
当卡秋莎的案子结束后,他努力回想,他认为卡秋莎是被人冤枉的(确实也是如此),同时他也为自己以前对卡秋莎犯下的罪行而羞愧并认为卡秋莎会变成这样是他的过错,所以他想为卡秋莎做一点事情以赎罪。从此他就为卡秋莎的案子而到处奔走,希望可以为卡秋莎洗刷冤屈,还说如果她愿意的话他就愿意娶卡秋莎并跟随她一起去服苦役。在涅赫留朵夫为卡秋莎奔走的同时他也放弃了自己从母亲那里继承的地产,并把它们以低廉的价格出让给农民。他的这种行为实在俄国上流社会中的首例,这当然会引来很多上流流社会的人的不满,但他却没有退缩并在人们的异样的眼光中默默的履行自己的承诺。他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让他的罪恶感减少。所以他的美好心灵也在此过程中慢慢的被唤醒了。虽然到最后他没有为玛丝洛娃洗刷冤屈而玛丝洛娃也没有答应嫁给他但起码玛丝洛娃原谅了他。而他也使自己的人生得到升华。
《复活》这本书讲的不是卡秋莎和涅赫留朵夫之间的伟大的爱情故事,而是通过写涅赫留朵夫的敢于自我反思并勇敢的承认自己错误的伟大,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伟大,并通过他的行为来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文章的最后涅赫留朵夫也从《圣经》中得到“人类应该相亲相爱,不可仇视”中得到启示,完成了他的真正的苏醒。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我们的古代圣人孔子的至理名言,而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则是这句话的真实的体现。